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时政新闻

文章导航

  (上接1版)

  政策“指挥棒”四两拨千斤,克服了企业投资意愿不高的困难,实现“机器换人”立项数有所增加。上半年,全市新批技术改造项目48项,累计完成57.9亿元。今年,博泰工具公司投资2000多万元,从意大利引进了封闭式加工流水线,生产同量的取暖片,人工缩减至原先的十分之一,生产空间从4000平方米集约到了600平方米,产品质量和稳定性明显提升,订单排到了明年。

  “精益管理”是工业转型升级的第二个突破口。要市场倒逼着我市企业由外转内修炼内功,工业发展方式正从靠市场销量拉动向内部管理提升转变。步阳集团投资近6亿元进行“机器换人”技改升级,推行精益管理,提升公司内部管理效益,并借助“互联网+”优化公司与上下游企业之间的联系……

  典型的背后是众多企业厉兵秣马,开展精细化管理的生动实践。在规上企业中,有171家正在开展精益化管理,另有90家计划年内实施。

  “三名”工程是工业转型升级的第三个突破口。市委、市政府为企业打造“三名”备足粮草,完善了《关于开展培育“三名”企业工作的实施细则》,出台了《永康市“浙江制造”品牌培育试点实施方案》,以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创建、全国五金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创建和“浙江制造”品牌培育试点为抓手,推进“知名品牌”培育。越来越多的企业依靠品牌价值打市场。哈尔斯公司总经理欧阳波“一只保温杯,能做一百年”的宣言,透露出企业打造“百年名企”的决心。王力集团着力打造“王力”品牌价值,凭借过硬的质量和口碑,品牌价值已经超过百亿元。

  “两化”融合是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第四个突破口。我市积极推进省“两化”深度融合国家综合性示范区建设,对48个示范项目的进展情况跟踪,完成国家互联网和工业融合创新试点企业申报2家,推荐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1家,省2015年“两化”融合计划项目4项,省信息服务业专项项目1项,省云工程与云服务项目8项,省信息化管理试点企业1家,省“两化”深度融合优秀项目5项。

  三锋实业先后投入6亿多元,建起了一个工厂物联网系统中心。超人集团完成对生产链和供应链的实时监控,实现了“以销定产、以产促销、产供销一体”的生产组织模式。

  大批传统产业企业在“融合”中得到了升级。随着“两化”深度融合快速推进,传统制造业不但没有出现人们所担忧的那样急剧萧条,反而焕发出新的活力。

  “腾笼换鸟”、工业企业亩产绩效评价、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和质量强市创建……这一个个突破口让我市工业实现了从制造到“智造”,从“量增”到“质变”的转型提升。

  结构优化

  推动工业内涵发展

  大项目是经济发展的后劲所在、活力所在、潜力所在,是工业大厦的支柱。推动工业强势崛起,必须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产业带动强、市场前景好的项目。基于此,我市强化“选项目”意识,抬高准入门槛,加大大项目、好项目引进步伐。

  星月集团携手浙江恩沃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将共同把光伏发电逆变器的版图做强做大,并计划三年后上市。此次合作将填补我市光伏产业关键、核心制造部分的空白,带动我市光伏产业迅速发展,推动相关设备在我市各产业中的应用。

  星月与恩沃的“联姻”,在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同时,能为我市从机械制造大市向信息化产业制造强市转变做出贡献。今年,像这样的“大块头”“重量级”项目成为全市招商引资的亮点。

  上半年,我市已成功签约中航集团黄城里五金电商园、航天科工集团航天科技所新材料项目、宁波无水港永康物流中心等多个项目。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市大项目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招商引资结构不断优化,全市共引进工业项目42个,实现省外到位资金19.2亿元。

  战略合作是企业做大做强、共赢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市场条件下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应对市场风险的最佳选择。宁波无水港永康物流中心的落地,不仅为我市产品出口开辟了一条“通渠”,更为工业腾飞注入了“强心剂”。

  在抓好项目引进的同时,市委、市政府巧借外力,开展一系列“引智”活动,助力企业科技创新。上半年,我市与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开展的科技合作与交流活动不少于3次。“2015协同创新科技周暨院士专家永康行”活动,组织100多家企业与80多名专家进行了面对面的科技洽谈和对接,超人集团、威力园林、中坚科技等企业在活动中达成了30多项科技合作意向和人才合作项目。众泰控股、步阳集团等29家企业在2015“科技架桥”活动中与高校院所达成了科技合作意向20多项。

  只有夕阳产品,没有夕阳产业。飞神、得伟公司开发无人机,世明光学大功率搜救防爆灯填补了多项行业空白,道为尔公司的北斗车载导航系统、龙蕊凯丰的互联网安全监控系统、普阳公司的车载供气系统,众多新兴产业正逐渐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些企业依托科技创新,实现传统产业向高端智能五金制造、节能环保电动汽车、多功能现代农机装备等领域的跨越式发展,成为我市工业“二次出发”征程中的生力军。

  棋至中盘

  工业破局方向明了

  棋至中盘,市委、市政府已为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破局指明了方向。

  下半年,我市将继续在推进“四换三名”“两化”融合和循环经济上下功夫,加快工业经济提质增效步伐,继续分行业推广“机器换人”;建立投资信息化项目数据报送平台,加强项目进度的跟踪,积极帮助企业协调解决推进中的问题;鼓励和支持企业争创国际国内知名品牌、各级政府质量奖、各级标准创新型企业;以“两化”深度融合国家综合性示范区创建为抓手,围绕48个重点项目,提升企业信息化水平,改善工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提高生产智能化程度;形成效益评价新机制,大力发展工业循环经济,倒逼企业转型升级。

  同时,我市仍将紧抓项目和投资不放手,通过深化与中科院上海分院、宁波材料所等科研院所的战略合作,推动一批重点工业项目尽快建成投产。

  一个强力拼抢大项目、强力培植大产业、强力打造大平台的工业经济发展新格局已在我市形成,大到一座城市、一个产业,小到一家企业、一个项目,创新已成为推动工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永康日报 时政新闻 00002 2015-07-27 永康日报2015-07-2700013;永康日报2015-07-2700014 2 2015年07月2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