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要闻

文章导航

  数字印证发展 行动彰显作为

  我市上半年抓创新驱动攻转型升级亮点述评

  编者按

  上半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面对下行压力的持续加大,市委、市政府始终团结带领全市上下,紧紧围绕“二次出发,创新驱动,全面打造经济社会发展升级版—建设‘两美’永康”发展主线,积极主动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亮点频现。本报特从今天开始,围绕工业经济、生态建设、基层党建、深化改革四个方面对上半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盘点,探究这份“中考”成绩单背后的成因,寻找半年来我市各行各业难中求进的一个个生动典型。

  □首席记者 胡鹏 记者 王导

  22日,金华市对9个县(市、区)1—6月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进行了排序,我市规上工业总产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和工业亩产税收三项指标均居金华各县(市、区)首位,其中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459.6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88.43亿元,工业亩产税收达5.8万元。此外,我市工业技改投资继续稳居各县(市、区)第一阵营。

  指标催人奋进,数据提振人心。在“三期叠加”的中国经济新常态下,各种矛盾凸显,面临的下行压力前所未有,市委、市政府积极瞄准“靶点”,坚持工业强市的战略不动摇,以规上工业跨入“千亿方阵”为目标综合施策,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中考”答卷。

  与之相对应的是,上半年,我市工业用电量13.3亿千瓦时,下降1.9%。

  数字印证变化,这增减之间,勾勒出我市工业经济发展在调整中转型升级的美好画卷。而这背后,贯穿的始终是市委、市政府重视工业发展的清晰思路。

  没有工业的给力,一切都会乏力。市委书记徐华水多次强调,全面打造永康经济社会发展升级版的首要任务就是打造工业经济“升级版”。今年我市春节上班后召开的首个大会就是全市工业经济大会,市长金政在会上作的题为《坚定不移强工业,攻坚克难跨千亿》的报告,让人鼓舞。

  在全国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浙江智造”开启新篇的大背景下,永康工业如何做大又做强,改变客观存在的低、小、散现状,培育大企业?如何破解瓶颈制约,在发展空间及要素资源不断收窄的当下,寻求工业发展的新空间?如何在高基数上寻求新的增长点,在日趋激烈的区域经济发展竞争中,确立新一轮发展的优势?

  战略引领

  再造工业新优势

  我市工业给出的路径十分明确:抓创新驱动,攻转型升级,在工业内涵式发展的道路上奋力前行。

  “机器换人”成为了工业转型升级的第一突破口。企业要唱戏,政府搭好台,我市进一步完善“机器换人”考核制度,先后出台了《关于开展机器换人专项行动的工作意见》《永康市开展“机器换人”专项行动实施细则》。

  相关政策提出,2014—2016年,永康市财政连续三年每年安排用于“机器换人”专项行动资金增幅要在20%以上;优先保障“机器换人”企业用电、用能的合理需求。每年新增工业用地指标,优先供应有用地需求的“机器换人”企业;对投资额特别大、带动作用特别强的重大“机器换人”项目,实行“一事一议”“一企一策”。

  (下转2版)


永康日报 要闻 00001 2015-07-27 永康日报2015-07-2700013;永康日报2015-07-2700016;永康日报2015-07-2700014;永康日报2015-07-2700015 2 2015年07月2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