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文化印象

文章导航

  《毛主席的笑容永生难忘》

  报道后续

  老兵日记

  无偿捐给

  市档案馆

  □记者 程高赢

  7月12日,本报报道了《毛主席的笑容永生难忘》一文后,潘岩有的儿子潘群庆向记者讲述了发现这三本日记的过程。原来,这三本厚厚的日记本,已尘封了30多年,若不是他的有心保存与悉心查证,潘岩有与毛主席握手交谈的历史瞬间可能不为人知。

  1984年的一天,16岁的潘群庆偶然听母亲提起父亲潘岩有在金华当兵时,毛主席到其所在连队视察并和父亲交谈、握手的经历。起初他当母亲的话是天方夜谭,父亲一向少言寡语,怎么可能和万人敬仰的毛主席见过面,还握过手?事后,他也并未向父亲求证。

  1993年秋,潘群庆在整理老屋楼上的杂物时,无意中发现了父亲当兵时写的三本日记。幸运的是,日记本在杂物堆中尘封了30多年,无缺页、无虫蛀、无鼠咬,字迹仍然清晰可见。父亲在日记中记录了从当兵时的第一封家书到退伍回家的人生经历。第一本日记里更是清清楚楚地写道:1960年3月14日下午6时30分,毛主席视察金华部队的情况。潘群庆心里嘀咕:父亲见过毛主席这事难道是真的?

  为了查明毛主席视察金华部队的实情,潘群庆上网搜寻毛主席视察部队的资料,发现与父亲日记内容相吻合。潘岩有后来告诉他,毛主席来连队时和驾驶班、指挥班的13位战士握手交谈,但只有曹友炜、胡重森、万永吉、张小旺4人与毛主席合过影,所以自己没有留下当时的照片。

  潘岩有回忆,当天正好轮到他值日,同班战友先回宿舍,他晚几分钟到寝室。武义籍战友张小旺跟主席合过影之后,马上来找他。等潘岩有回到住处,毛主席主动伸出手跟他握手,但当时摄影师没有按下快门。当天晚上,潘岩有把这历史的一刻钟,用文字方式记录下来保存到今天。

  后来,在纪念毛主席视察连队一周年、二周年时,驾驶班全体战友都有合影,潘岩有珍藏至今。

  光阴似箭,55年过去了,当年朝气蓬勃、英姿焕发的13名战友,有的已离世,有的战友曾回到连队,向新兵口述毛主席视察连队情况。潘岩有的日记通过我市第二届家庭档案展向大家公开。

  日记展出后,潘群庆问父亲三本日记本今后如何处理。潘岩有毫不犹豫地回答:无偿赠出,由国家保管。这三本日记在展出结束后,将由市档案馆收藏。


永康日报 文化印象 00006 2015-07-26 永康日报2015-07-2600006 2 2015年07月26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