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8版:口述抗战

文章导航

  日寇飞机轰炸古山,学校被迫停课2个月

  我是古山三村人,今年87岁。回想70多年前在日寇多次空袭下的读书生涯,至今难忘。

  口述 胡岩福 整理 记者 徐庆丰

  1941年,我在古山崇正小学读五年级。那时日本鬼子的飞机隔三差五经过古山上空,前几次也没有什么事,但弄得大家都人心惶惶。农历四月十三下午,鬼子终于露出狰狞面目,三架日机飞过来,对古山进行长达半小时的轰炸,炸毁民房数十间,炸死村民7人。从此,人们提高警惕,在文昌星山上的大树上挂了一口大钟,敲钟作为防空警报。

  没有警报的日子我们全天上课;如果有警报,学校就停课。一个学期下来,我们的学业被耽误了不少。由于学习时间难以保证,学校最后只保留了国语、算术、珠算、作文,其他课程都砍掉了。

  1942年农历四月廿七,又有三架日军飞机飞来对古山进行轮番轰炸,这一次还扔下燃烧弹。大家吸取了上次的教训,一听到防空警报,都躲了起来,所以未发生人员伤亡。但是财产损失更大,700多间民房被炸毁,三分之一的村民无家可归,我们学校也被迫停课两个月。

  1942年下半年,全校师生在惶恐不安中开学。学校的课桌椅有半数被日机炸毁,陈列室内连续三年获得永康县田径赛优秀奖旗、奖杯全部损坏……最伤脑筋的还是我们没有新课本。因为当时我省杭州、宁波、金华等城市已经被日寇控制,课本的编印出版处于瘫痪状态,新学期课本需各学校自行解决,于是,我们学校号召学生向上一级同学借书。那段时间,学生家长都为借书绞尽脑汁,开学两周后,还有三分之一同学借不到书,只得与其他同学共读一本书。

  1949年,我21岁,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任务是护粮和剿匪。因为读过书,我后来调至大队部任文化干事,1953年转业到地方小学任教,一直到退休。


永康日报 口述抗战 00008 2015-07-26 永康日报2015-07-2600005;永康日报2015-07-2600008;永康日报2015-07-2600006;永康日报2015-07-2600007;6580 2 2015年07月26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