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带着学生奔波于课堂和车间
记者 王伟建
版式 蒋立峰
“最美”教师推荐电话:
87101242 88900000
邮箱:
2798731546@qq.com
马林刚
职业技术学校
教务处副主任
机电教师
学生在全国技能大赛
斩获三枚金牌
如果要让马林刚说他的教育观是什么,他会干脆利落地说出“学中做、做中学”以及“理实一体”。
“要想让学生学有所成,就必须理论和实践双手齐抓。一方面,要让学生掌握多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要让学生不断在实践中锻炼自身的动手能力,熟悉生产制作。”马林刚说,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可以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了解实践的要点,也可以通过实践不断巩固理论知识,并提升创造能力。
“如果只注重理论讲解的话,那么学生只能在脑子里制作产品,会出现概念化的学习方式,不能全面掌握知识。如果只注重实践,那么学生很难理解知识要点,在车间就会手足无措。”马林刚总是把学生带到车间动手操作机器,并向学生讲解理论知识。“这样一来,学生就不会在课堂上出现睡觉、发呆的现象,反而越听越有乐趣。”马林刚说。
实实在在的教学模式,马林刚带出了一批批令职技校骄傲、也让他自豪的学生。
今年5月,他带领学生团队在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斩获三金:华杜刚、胡俊超、胡慧骏三名学生经过层层选拔,代表我省参加全国技能比武,分别获得数控车加工技术、工业产品设计CAD、通用机电设备安装与维护三个项目的金牌,创下金华市最好成绩。
在全国大赛上一次性获得三枚金牌,成功的背后,凝聚着马林刚夜以继日、马不停蹄的指导和教育。平日里,马林刚酷爱钻研,总是喜欢和学生拿着新产品到车间里研究一番,一边与学生探讨产品性能、外观、人机关系等,一边积累着自己的经验。
“我经常会到五金城逛,看到新产品就忍不住买下来,带回去和学生交流。”马林刚和学生交流的时候,总是要大家轮流试用一番产品,并写下各自的感受和体验。试用过后,那就是对产品“开膛破腹”,拆开一个个零部件,了解产品构造,并将大家对产品的改造构想整理成方案,在电脑上设计模型,最终通过3D打印机制作出模型。
“这样一来,学生学得开心,能够认认真真参与整个过程,利用自身所学知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而我自己,也在这个过程中对产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积累经验。”马林刚开心地说。
为了一个技术难题
开车五小时到上海咨询
从2009年进入职技校以来,马林刚已经记不起上一次周末休息是什么时间了。“一般都是在周六的时候休息小段时间,星期天就在办公室备课,或摸索产品制作。”马林刚说,工作总是忙完一茬又接一茬,根本腾不出时间放松。
当然,若真有时间让他休息,马林刚也是闲不下来的。他说,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承担“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要想教育好学生,就得丰富自身的知识。尤其在产品制作讲解上,要是自己都弄不懂制作原理,讲解给学生听也是一知半解。因此,马林刚的休息时间都用在技能钻研中,用在摸索产品性能和制作流程上。
2013年11月,马林刚开始负责全校技能比赛事项。接手后,责任大了,任务重了,马林刚不敢有一丝松懈。
今年五一期间,为了能够全身心投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马林刚放弃了所有的休息时间,一直在车间里钻研。“学生放假回校就要训练,自己先要把技术钻研透。”马林刚说,为了一个技术难题,他会开车五个多小时赶到上海去咨询。
“作为职业学校的专业课教师,不能指导学生在全国技能大赛中获奖,是有遗憾的。”马林刚认为,指导学生参加技能大赛,是证明教师本人技能水平最好的途径。
他是职技校第一个
考上本科的毕业生
1998年,从职技校机电专业毕业的马林刚考入浙江师范大学机电本科专业,成为职技校历史上第一个考上本科的毕业生,也是当年唯一的一个。
2002年,大学毕业后的马林刚并没有和同班同学一样,走上从教之路,而是选择进入企业,从最底层的机修工做起,在生产一线打拼。一年后,马林刚才步入教坛,过了5年安逸的教学生活。这之后,他又辞职,跳槽到我市某企业从事技术研发工作。
兜兜转转的马林刚,并没有因为跳槽迷失方向,而是回到职技校重执教鞭。回到母校,也成了马林刚人生奋斗的转折点。他有教学经验,也有企业生产经验。对于一名中职教师,拥有的这两项经验,成为他教书育人的“好帮手”。
“很多知识都是书本上没有的。企业工作的经历,让我清楚应该怎样去教育学生,指导他们如何提升自己以符合社会需求,更让我明白了在教学和实践的融合取舍中该怎么做。”马林刚说,能够斩获多项省级以及国家级荣誉,得感谢自己的经历以及职技校的培养。
正因此,马林刚从不敢懈怠自己的双手,不断到企业里当“车间工人”。2011年5月,他曾指导学生参加浙江省中职学生技能大赛,但什么奖项都没拿到。可他并没有放弃,加倍投入技能教学,钻研技能。2012年暑假两个月的时间,他一直在企业度过,在生产车间里摸索。
“每年暑假,我要么在企业里,要么在学校办公室里。无论哪里,都是我充实自己能力的舞台。”马林刚说。
通过多年探索,马林刚选择了以“学中做、做中学”的方式教育学生,让学生一边学习,一边制作,将两者完美结合。而他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在教学模式上苦苦钻研,先后收获了金华市教坛新秀、浙江省技术能手、全国职业院校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