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城西警务中心成为群众家门口的警务室
运行一年多辖区侵财案件降14.9%
一年前,市公安局在城西新区管委会的配合下,针对城西新区地域广、流动人口数量大、案件高发的实际情况,在城西新区楼塘村村口设西城派出所城西警务中心。该警务中心配备民警5名、队员40名,负责城西新区辖区的巡逻处突、警情处置、纠纷调解、案件回访、防范宣传、基础排查、服务民生、重点工程保卫等工作。经过一年建设与运行,城西新区的治安变好了,警情也有了明显的下降,“小小”的警务中心为百姓筑起了一道安全的大屏障。
“多破案不如少发案”。为了更好地维护城西新区的治安稳定,城西警务中心着力在控发案上下功夫。每天派3组巡逻队在辖区开展巡逻,一组由民警带队,配备6名队员,从上午8点半开始“有警处警、无警巡逻”。另两组队员由队长带队,在辖区内开展24小时巡逻。
“巡处合一”机制的推行,不仅提升了辖区的见警率,有效震慑犯罪,还将警务前移,缩短处警时间。即使是辖区最偏远的地方,也只要8分钟就能赶到,让群众时刻感受到警察就在身边,提升安全感。
城西警务中心运行以来,辖区警情同比下降6.2%,侵财案件下降14.9%,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50余名。
5月1日上午,巡逻队在花川菜场附近巡逻时发现一男子形迹可疑,紧随其后。不料,该男子撒腿就跑,巡逻人员紧追上去将其制服。面对询问,男子支支吾吾,民警怀疑此人可能是逃犯。之后,民警将该男子交代的姓名输入警务信息库中,一条逃犯信息跳了出来。原来该男子在5年前与邻居发生争执将其打伤,后被江西警方上网追逃。
5月初,巡逻队在大徐村路口及西塔路等公交车站点附近常看到两名可疑男子,不等车却常在公交站点徘徊。民警立即对两人展开调查,发现这两人是因扒窃被上网追逃的逃犯。民警带队前往男子常出没的公交车站点蹲守,将两人抓获。
此外,城西警务中心还配备了15名队员进行“动中备勤”,每周开展2次至3次清查,1次至2次设卡。遇到突发事件、重大警情或保卫任务,民警就带队迅速前往事发地点处置,维护辖区稳定。
一年以来,该警务中心处置较大的突发事件30多起,参与各类保卫80余次,积极应对洪涝灾害和安全事故,救援被困群众百余名。
随着微信功能的普遍应用,城西警务中心也创建了对内、对外的两个微信群。利用微信群进行队伍管理的同时,民警通过整合两个微信群的信息更好地服务辖区群众,加强与群众联系。利用微信朋友圈,该警务中心还及时发布警务信息和安全防范知识。
“如今对外的城西防控群已有成员73人,除了我和民警雷中运,还有辖区的各村村干部和企业负责人。接下来,我们还将吸纳更多群众进来。”分管城西警务中心的西城派出所副所长陈加宝说。
打开陈加宝的微信群,各类信息及时显示:7月9日,辖区的发案信息“16点58分,小东陈寺庙附近有一辆摩托车被偷”;7月10日“16点58分,小东陈寺庙附近偷摩托车的人员已抓获”;7月11日,微信群里发布了台风“灿鸿”的预警信息,提醒大家做好防范工作……
陈加宝介绍,通过微信群,警方和辖区百姓进行互动,能及时掌握辖区警情及治安动态情况;及时开展防火、防盗、防诈骗等宣传;接受群众咨询以及提供便捷服务,积极发动群众参与群防群治工作等。
巧用微信群,警民互动群防群治
城西新区辖区内有户籍人口1.9万,流动人口5.8万;有一个物流中心、两个专业市场,还有一个颇具规模的工业园区。人多企业多,纠纷也变多了。
近一年来,城西警务中心接到纠纷警情就达1500余起。小矛盾不解决势必会造成大问题,该警务中心为此专门成立了为民调解室,聘请了2名有丰富调解经验的调解员,24小时为辖区百姓服务。
为解决公安机关治安调解的瓶颈问题,城西警务中心联合城西新区综治、工办、司法等以及村级调解员、辖区知名人士,建成大调解体系,不仅扩大了调解范围,还简化了调解程序。一年来,该警务中心现场调解各类纠纷1167起,调解室调解重大纠纷疑难242起,成功率达92.1%,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我们调解室24小时无休,有时凌晨两三点还有人因酒喝多了打架到我们这调解。”调解员老徐介绍,城西新区企业多,外来务工人员比较多,劳资纠纷也时常发生,以前派出所对于这类纠纷还不能进行调解,自从调解室成立后,这些问题都解决了。
贵州人张某自去年起在辖区某企业工作。今年4月,张某想辞职不做,但老板周某以其提前离职为由,不愿立即支付工资,双方为此产生纠纷,并闹到警务中心。
调解员老程找来双方,讲道理、说情理、摆法理,最终达成协议。张某拿着老板给的路费高兴地回老家,剩余工资则到双方约定的发工资日,打到张某卡里。调解结果双方都很满意。
为民调解室,24小时不打烊
全天候巡逻
提升百姓安全感
城西警务中心巡逻队开展日常巡逻
□通讯员 张羽青
平安永康
警民共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