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财富资讯

文章导航

  “旗袍先生”畅谈“互联网+”

  打响网商品牌

  玩转粉丝经济

  □见习记者 康华

  18日下午,“旗袍先生”崔万志现身永康,与上千名创业者分享自己创业的心路历程和成功之道,分析新常态下,准创业者如何找准定位,少走弯路。

  对于“互联网+”

  传统企业应量力而行

  身残志坚的崔万志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电商,做过地摊小贩,开过书店、网吧,2007年开始从事电子商务,最后成长为年销售额5000万的“阿里巴巴全球十大网商”。

  “台风来时猪都会飞,台风过后可能就是粉身碎骨。”崔万志用这句话形容自己创业初期的经历。

  他告诉创业者们,“互联网+”是一个“风口”,对我市正处于转型关口的传统企业而言,以电子商务寻求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更高效的销售模式,是化解企业瓶颈的一剂良方。

  但是,如果企业对互联网没有足够了解,不能把互联网科技与企业实体运营相融合达到“1+1>2”的效果,就不要轻易试水。毕竟任何战略都要结合自身情况,要“先站稳、后起飞”。盲目开发App和网上体验平台,只会造成过度浪费。

  “偏好定位”是转型的关键

  崔万志当初决定在淘宝创立旗袍品牌的时候,反对声淹没了他。对此,他不以为意。“现在的人越来越个性化,追求自我,所以我要做的是偏好定位,中国这么多人口,只要有一小部分人喜欢旗袍就够了。”崔万志说,他甚至会研究粉丝的星座、爱好,并据此把客户分类。

  永康作为国内电子商务的起源地之一,创业氛围浓厚,配套设施齐全,但打响知名度的网商品牌很少。

  究其原因,没能做到细分定位、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创新是重要因素。“企业首先要做的是能让大家记得你,形成口碑相传,这样品牌才能起来,才能最终避开价格战的怪圈。”崔万志说。

  从粉丝经济到众筹经济

  能够发展粉丝经济,并成功把粉丝经济转化为众筹经济也是我市企业值得借鉴的地方。

  崔万志说,粉丝,不仅仅是消费者,他们更是朋友,是潜在合作者,有共同偏好的人聚在一起可以做一些有意义的事,这就是所谓的众筹。

  对于我市那些准备跻身“互联网+”大军的准创业者们,崔万志说,不要盲目追求规模,小而美、小而稳是更符合当下常态的。

  崔万志的旗袍厂只有80多个员工,做出的旗袍常常不够卖,但他认为,正是手工盘扣、绣花的稀缺性成为公司的竞争力。“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旗袍文化做到极致,而不是盲目扩张。”崔万志觉得“小”是美而稳的。

  在电子商务爆发式增长已然成为过去式的今天,我市企业要做的不是拼命开发新客户,而是要深度挖掘现有客户的潜力。“举个例子,永康是‘门都’,每个门厂都有遍布全国的经销商,如果公司单单只是卖门不就浪费客户资源了吗?让现有的客户和公司一起做一些相关的有意义的事,实现‘门+’才是明智之选。”崔万志说。


永康日报 财富资讯 00006 2015-07-20 永康日报2015-07-2000006;6368 2 2015年07月2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