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要闻

文章导航

  今年我市计划增建60多个避灾点

  金胜社区成功创建首个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记者 秦艳华 实习生 徐璇

  本报讯 19日,家住江南街道上水碓经济合作社的徐阿姨吃过午饭,像往常一样来到金胜社区公共服务中心活动室,与其他社员一起乘凉、唠家常。“这里不仅是活动场所,还是理想的避灾场所。”徐阿姨指着门口一块避灾点牌子说,“灿鸿”台风期间,自己曾到这里避灾,安然渡过了危险期。

  经过几年筹备,金胜社区公共服务中心成功创建避灾点,除平时提供品书、义诊等活动场所功能外,在发生自然灾害时,还向辖区内需要帮助的市民开放,为大家提供住宿、饮食等,发挥避灾功能。

  目前,金胜社区通过和驻区单位共建,已建有10多处避灾安置场所(点),包括永一中等学校以及一些小区的地下车库等建筑,面积达一万多平方米,其中还备有被裖、草席等救灾应急物资和生活必需品。

  在完善避灾硬件设施的同时,金胜社区不断完善软件设施,建立健全减灾组织和管理机制,组建了减灾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指挥部,下设信息、抢险、巡逻、转移、保障、监测6个小组落实各项减灾工作。

  日前,在“灿鸿”台风期间,金胜社区避灾工作有序开展,全体工作人员前往江南街道辖区内各工地、危旧房劝离市民,将400多人成功安置在社区的各避灾点。

  据悉,金胜社区避灾点从2013年开始创建,累计投入改造费用11万元,于去年成功创建我市首个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今年还将争创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截至目前,我市共在方岩镇、古山镇、前仓镇、经济开发区等11个镇街区建立了避灾中心,创建避灾点30多个。今年计划投入160多万元,增建60多个避灾点,使各避灾安置点在灾害来临时,能真正发挥解决群众就地避灾的作用。

  连日来,由市民政局、建设局等部门组成的专家组,奔赴各镇街区为计划新建避灾点的村进行指导和检查。“前期台风期间,全市有10多个避灾点发挥了应急作用,各避灾中心、避灾点的工作人员紧急到位做好工作,共转移安置群众5000多人。”市民政局社救科科长倪项进说,避灾点要充分利用社区、村公共建设物,配备完善救灾工作人员,解决避灾群众的吃饭、饮水、住宿、保暖、就医等问题,建成并通过验收后,市财政将给予一次性的定额补助。


永康日报 要闻 00001 2015-07-20 永康日报2015-07-2000013;永康日报2015-07-2000014;6367 2 2015年07月2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