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5版:翰墨春秋

文章导航

  禅意

  山水

  □记者 朱青恒

  余书洋,永康人,字渔人,号了悟,1992年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现为中国山水画研究会会员、中国国画家协会会员。

  求学期间,余书洋受潘景友、劳坚清两位老师的启蒙,开始研习中国画。

  “学艺不求成名,做事不忘初心,自己喜欢便好。”这是恩师劳坚清老师的教诲。也正是因为没有名利的磕绊才让余书洋以“玩”的心态,对书画艺术保持着纯粹的追求。

  余书洋认为,山水画本身就是文、史、哲、诗、书、画的综合载体,是生命与文化的历练,它需要知识的积淀,技巧的熟练掌握与运用。学画只有植根传统, 松动传统肥沃的土壤,才能从中汲取更多的营养。

  于是,他从摹古入手,初学两宋,主董巨,遍临明清诸家,钟情公望翁与宾虹翁的艺术风格。

  画山水也如书法、如参禅,笔笔还其本分,方可情畅意酣;明心见性,才能画禅一味。

  在创作之余,余书洋得到了徐加方先生提点,开始研学易学。通过学习,他不仅感受到了山水画中蕴涵着“可游”“宜居”“畅神”“澄怀”等诸多文人精神,更是领悟了工艺与艺术之别。

  从此,余书洋在技法与画风上不追求新奇怪诞,不强调画面对比度和视觉冲击力,而是追求一种清逸、淡雅、平和之意境:立足于水墨自身美的发挥与拓展,在山水整体气势与局部精彩的统一中,追求“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境界。曾有一位画家友人这样评价余书洋的作品:“他的画初看似乎相貌平平,但当你内心保持虚静澄寂,静心凝视,便会感觉到内有不测之神思,难言之妙境。实有画者心静,观者清心之效。”

  而对于今日取得的成就,余书洋谦虚地说:“画道宏深,欲令手心双畅,直抒性灵,还须假以时日。时间永远是块‘试金石’,‘周邦虽旧,其命维新’,于此道中做一名传统文化的守望者,心足矣。”

  清泉禅韵

  游心尘外境

  万壑清音

  宾翁意笔

  一溪清云梦故园


永康日报 翰墨春秋 00005 2015-07-19 永康日报2015-07-1900006;永康日报2015-07-1900007;永康日报2015-07-1900008;永康日报2015-07-1900009;6235;6226;6228;6231;6233;6232;永康日报2015-07-1900011;永康日报2015-07-1900012;永康日报2015-07-1900013;永康日报2015-07-1900014;永康日报2015-07-1900010 2 2015年07月19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