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社会点击

文章导航

  采食野蘑菇中毒夫妻不幸离世

  毒蘑菇没有简易的辨别方法,最好远离野蘑菇

  相关链接

  □记者 周灵芝 章芳敏

  “山上的野蘑菇不要采,即使有经验的人也不一定能分辨出它是否含毒。”17日,家住前仓镇的陈先生忍着刚失去双亲的悲痛提醒市民。

  14日晚上,陈先生的父母因食用自己上山采摘的野生蘑菇中毒,抢救无效最终夫妻俩双双离世。

  陈先生说,他的父亲今年60岁,母亲季女士今年59岁,常年生活在福建省三明市,不久前刚回到老家前仓。在福建生活时,父母也常去山上采摘野生蘑菇食用,对识别蘑菇是否有毒颇有经验。可没想到,事情就出在了这个“经验”上。

  14日晚,在外工作的陈先生接到父母打来的电话。电话中父母称,他们吃了上午从山上采摘的蘑菇煲汤后,出现了头晕、腹泻和呕吐的症状。陈先生立即让父母拨打120急救电话。

  “患者送到医院时,精神疲软,中毒症状明显。我们马上对其采取急救措施,但病情依然没有好转,后转到消化科住院治疗。”市一医急诊室医务人员回忆说。

  市一医重症监护室负责人王医生介绍,季女士是15日下午转入重症监护室的,当时中毒情况比丈夫更严重,毒素也已经侵蚀了肝脏、肾脏等解毒器官。当晚11时许,季女士经抢救无效死亡。

  据医务人员介绍,16日凌晨4时许,季女士的丈夫也因医治无效去世。陈先生说,因为父母食用的蘑菇现在家里也没剩余,他也不知道那要命的野生蘑菇到底长啥样。

  市食安办工作人员介绍,前期他们已经对误食野生蘑菇致死事件作出了警示。工作人员介绍,目前鉴别野生蘑菇是否有毒需要专业机构和人员帮助,没有简单易行的鉴别方法。民间流传的辨别方法经证实并不可靠,预防中毒的根本办法就是不要采食野生蘑菇,一旦食用野生蘑菇后出现中毒症状,要立即催吐并尽快送医。

  今年以来,湖南宁乡县、江苏无锡市、我省永嘉县相继发生采食野生蘑菇导致中毒事件。据统计,2014年有毒动植物及毒蘑菇引起的食物中毒死亡人数最多(77人),占食物中毒事件死亡总人数的70.0%。近期雨水充沛,气温适宜,野生蘑菇大量生长。

  了解一些毒菇种类以及鉴别它的方法,防止或减少不幸事故的发生,很有必要。下面这几种致命毒蘑菇比较常见,他们分别为:白毒鹅膏菌、毒蝇鹅膏菌、毛头鬼伞、美丽粘草菇、白黄粘盖牛肝菌(见上图)。

  常见毒蘑菇,请远离它们

  白黄粘盖牛肝菌

  白毒鹅膏菌

  毛头鬼伞

  美丽粘草菇

  毒蝇鹅膏菌


永康日报 社会点击 00007 2015-07-18 永康日报2015-07-1800009;永康日报2015-07-1800015;6268;6270;6271;6272;6273;6274;永康日报2015-07-1800017;永康日报2015-07-1800016;永康日报2015-07-1800014;永康日报2015-07-1800012;永康日报2015-07-1800013;永康日报2015-07-1800011;永康日报2015-07-1800010 2 2015年07月18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