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5版:永报边界行

文章导航

  村民捐油送菜

  唐先箬岭下村

  老年食堂红火

  每天供应午餐、晚餐,每餐的菜都变着花样做,唐先镇箬岭下村的老年食堂运行9个多月,人气挺旺。一些村的老年食堂举步维艰,这个深山里的老年食堂却经营得有声有色。“村里经济困难,除了政府补贴,我们有很多村民来捐油、米、菜。”老年食堂掌勺人董加媛道出了其中一二。

  月缴100元

  中餐晚餐吃得好

  箬岭下村位于我市与东阳的交界处,从唐先集镇地出发,经过一条长10公里的盘山公路才能到达。由于地理位置偏僻,该村集体经济一直很薄弱。很多年轻人不愿留在山内,选择外出打工,大多要过年才回家,村中老人的饮食起居成问题。

  村里70周岁以上的老人近20名,都是空巢老人。“这些空巢老人独自在家没有人照顾,三餐都吃得很简单,很多人还时常吃隔夜饭,对身体很不好。” 村党支部书记金国强说,这样的饮食无法保证营养,老人的生活也很单调。

  去年重阳节,箬岭下村老年食堂建成向老人开放。村里70周岁以上的老人每月交纳100元钱,就能每天来这里用餐。

  7日上午10时30分,老人陆陆续续来到食堂,一边看着电视,聊着家常,一边等待用餐。说起老年食堂,村民王连华连称:“吃得好,环境也好,我们很满意。”

  掌厨的董加媛是本村村民。“她每顿都变着花样做菜,吃不腻!”王连华今年80岁了,两个儿子和两个女儿都不在身边。虽然儿女们常回来看他,但一日三餐还是得自己张罗。

  “自己做饭做菜很麻烦,经常随便对付一下。”她笑着说。现在有了老人食堂,她可以早上就过来和其他老人聊天,吃完午饭再回家午休。她的儿女们知道后,都特别放心。

  金国强介绍,老年食堂投资十万余元,是在唐先镇政府帮助下建起来的。老人吃得好,吃得开心,有人照顾,村民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与干部之间心也近了,村里争吵也少了。

  村民赞助米面蔬菜

  老年食堂运转良好

  “发明捐助毛芋8斤”“桂花捐助青菜21斤”……箬岭下村老年食堂门口的“居家养老捐赠物资公示栏”上,记录了最近一个月村民捐助的蔬菜。

  为了让老人食堂好好办下去,村民都很支持,时常把自家的油、米、菜送给老年食堂。村民的自家土货加上政府补贴,箬岭下村老年食堂办得井井有条。

  金国强说,以后还要开展更多空巢老人帮扶活动,让老人的生活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


永康日报 永报边界行 00005 2015-07-11 永康日报2015-07-1100007;5620 2 2015年07月1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