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岭脚村民期盼坐上公交
![]() |
7月7日 星期二 雨 18℃至20℃
车子进入象珠镇雅吕村,拐了几个弯,路变得狭窄起来。“当心!”前方的路与桥之间突然出现一个急转弯,陪同我们前往枫岭脚村的镇干部提醒。掌控方向盘的小朱急踩了一脚刹车。
驶上永义公路路基,虽然瞬间开阔,但因路面坑洼不平,车子开始颠簸。“这次来好开多了,前两年也是在这条路上,我另一辆车的机油盒被石头磕破,差点开不回来。”小朱说起了那次想想还有些后怕的行程。
几多感叹中,乡间的公路又变成局促的小道,一边是山,抑或是村舍,一边是溪流,两车交会,得小心翼翼。过了雅吕、木渠,我们一路挨近与义乌相邻的枫岭脚村。
“昨天没到雅吕赶集,上次买回来的3包盐、5块肥皂都还没用完,走路太累,能不去就不去了。”我们来到枫岭脚村时,80多岁的陈彩肖正坐在村口的廊道里,掐着手指和邻居算着上次赶集的日子、下个集市日还有几天。
村里没有小卖部,也没有通公交车。当家里缺生活必需品了,平时多独居的陈彩肖就得去赶集。赶集那天,她一般早上6:30出发,走一个多小时的路到雅吕的集市,买好东西后再走路回家。
“一路走走歇歇,能赶回来吃午饭。”陈彩肖身体还硬朗,但每次最多也只能拎回5公斤的东西。象珠的集市已经多年没去了。
“身体好还能走出去看看,像我这样腿上动过几次手术的,走也走不动了。”徐小玉比陈采肖年轻得多,出村的机会却更少。
枫岭脚最近的就学点在雅吕,胡灵敏就是雅吕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为了方便每天接送,她的爸爸胡永杰放弃了更好的选择,留在雅吕一家门企工作。胡永杰早上7点上班。要搭爸爸的电动车上学,胡灵敏6点就得起床,半小时内必须出发。
要坐公交车到象珠或城里,得先经木渠村,再到雅吕村,总共5公里路。枫岭脚村全村300多人,留守村里的百来人多是老人小孩,除了少数用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代步,外出基本靠走。
“4年前,5米宽的水泥路已经通进村,公交车要是能开进村就好了。我们出去可以更方便,到我们村里来玩的人也会更多,旅游、农家乐也才可以发展起来。”村民们表达着这个最强烈的愿望。他们也盼望永义公路早日建成开通。
为实现边远山村村民的愿望,让城乡公交更便民,交通部门、运输管理部门、镇干部也一次次考察。但因为沿途一些路段公交车难行、安全不符合通行要求等原因,公交车通达计划一再搁浅。让人欣喜的是,永义公路雅吕段前期准备工作一直在推进中。
“希望交通更方便,可以多出去看看。”这是村民的心愿。
特邀“老永报人” 胡潍伟
本报“边界行”第三采访组记者
高胜英 王洁航 支若愚 陈晓苏
李凌灏 黄根根 陈智颖 朱青恒
见习记者 颜悦 潜艇 李忆
边界行系列报道(11)
枫岭脚村民期盼坐上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