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永报姐妹花

文章导航

  环山40公里送公共卫生服务

  “永报姐妹花”体验农村卫生室工作实录

  ■相关链接

  􀲼采访后记

  车子在盘山公路上颠簸着前往其他村落。中途,程梅花指着对面的一座高山说:“那些也是铜山村卫生室的辖区。”记者探头一看,山底和山间果然分布着零零落落的三五户人家,有的村民在户外垦地,要到那里,还得翻越几座高山。

  据程梅花说,4个行政村全部走完至少有40公里,每个月她都要花大概两天时间,为每位村民做的就是检测他们的血压、查看他们用的药物,并一项项记录下来,等回到卫生室后输入电脑,反馈到市卫生局,此外还要再一次返回原地,找到没有检查的村民查漏补缺。

  完整一趟下来,接受检查的大概有三四百位村民。程梅花说,去年冬天她家里发生一些意外,卫生室工作就由另一位责任医生接替,但是今年她又重新回到铜山村卫生室,一来山里的工作特别辛苦,坚持下来不容易,二来农村责任医生难招难留,这是目前农村医疗体系中面临的一大难题。

  令人欣慰的是,山里村民非常和善,不管是半个世纪前参军的老兵,土生土长的当地人,还是30年前毕业的高中生,都会热心接待医生,她笑着对记者说:“为村民服务还是很幸福的。”

  □记者 陈爱姝 陈慧

  相对于市区,身处大山的农民面临更为严重的医疗资源匮乏的问题。“公共卫生服务”因此成了村民们了解自己身体状况的主要方式。6月27日,在“永报边界行”活动中,“永报姐妹花”跟随舟山镇铜山村卫生室责任医生程梅花,冒着30多度的高温,沿着曲折山路,实实在在地体验了一把进村入户访村民送服务的工作。

  当日上午,10点刚过便烈日当头,程梅花到卫生室带上血压计、量腰围的卷尺等,带记者进山送医疗服务去。这次享受服务的4个行政村是铜山、方丘、高寮、陈山头,农户零散分布于四周的高山中。许多农户只能步行才能抵达,记者走了几分钟的山路,很快就腿脚酸胀,汗涔涔的,真的只有入山,才能体会到山村医生的不易。

  在我市偏远山区,村民在没有医生上门的情况下,如何寻医问诊?

  “永报姐妹花”在此次边界行中了解到,舟山镇高寮村,28户共70多位村民,村内没有医疗机构,留守山村的村民少有私家车,万一遇上头疼脑热,一般会走上半小时山路,到最近的铜山卫生室就诊。如果情况紧急,他们就搭便车进市区就诊。

  77岁的老人汤振杯就住在铜山村卫生室旁边。他患有多年的糖尿病,已经超出了卫生室的医治范畴,儿女每月两次带他去市一医复查、开药方。汤振杯说,儿女曾接他去市区居住,但多年来他已经习惯了山里的生活,清新的空气,熟悉的环境令他留恋。

  镜头一:铜山村村口

  都说铜山十八寮,甚至有三十八寮的说法,足以证明这一带山岭分布自然村之多、之散。要为这么多分散的山里农民做好公共卫生服务,记者不敢想象其中的艰辛。

  车子从田厂自然村出发,朝高海拔地带开了不到一分钟,便遇上了高低错落的几户人家。程梅花拎着器械,边走边进屋呼唤:“阿婆,来量血压了!”76岁的村民施邵荷闻声走出,惊喜地招呼医生和记者坐下。

  施邵荷伸出右手臂请程梅花检查,看到仪表盘显示血压读数正常,她欣慰地笑笑:“看来吃药还是有效果的。”程梅花拿出纸笔说:“阿婆用的什么药,记录一下。”施邵荷一听,就像见到救星一般,拿出一篮非处方西药,拉着她问这问那。施阿婆说,她在亲戚的帮助下开药,但因为担心药物副作用,有的连包装都没敢打开。

  程梅花查看药品时告诉记者,很多村里的老人不了解怎么用药,所以她在做好记录的同时,还要帮他们普及用药规范。“这个药可以降血压,但是可能会药物上瘾,最好换成另一种。”程梅花尽量用简洁的言语分析完,因为要是不抓紧,两天时间根本忙不过来。

  镜头二:铜山村益寮

  车子又沿着盘山公路爬坡前行,开了三分钟后,就到了铜山村的益寮。通往益寮的是更加狭窄的石子路,45度的斜坡,没走几步便气喘吁吁。程梅花解释:“前两天刚下过雨,担心山体滑坡,就不开车子上山了。”

  顶着烈日,走了将近10分钟,才到一个小小的山村“部落”。村民朱冬绸听闻犬吠,从玉米地探出头惊叹:“程医生,又来体检了呀!”当即放下手里的活,领医生进房间休息。

  记者看到,益寮只有两栋土坯房。据程梅花介绍,益寮共六户人家,但是年轻人进城打拼,村民有的跟着儿女迁出,有的老人则进城疗养,平时整个村就只剩下朱冬绸和她的丈夫两个人。朱冬绸种了一些玉米,养了几只鸡,平时和丈夫一起在山野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一进房间,眼尖的程梅花便看到桌上的雪菜,她说:“你平时血压有一点高,腌制食品要少吃点。”测量后,还叮嘱阿婆注意身体。阿婆请程梅花帮忙分析病因,还热心地留她休憩,完了还不舍地告别,邀请她“多上山玩”。

  镜头三:铜山村上王寮

  车子再往前,便是铜山村上王寮。村民陈月鸯与丈夫见程梅花来访,借健康检查的便利,细细询问怎样用草药最可靠,完了还热情邀请她留下来吃午饭。

  64岁的陈连军同样坚守山村,在家务农,他告诉记者山里人身体不错,有自己预防和治疗疾病的办法,比如说他牙口不好,平时“牙疼就采金银花泡茶,喝一喝消毒”;平时村民还会上山摘一种树叶,自制树叶豆腐,据说有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功效;要是真不幸染上恶疾,便借邻居或者拦路上的便车,花一个多小时到城里就诊。

  黄阿婆已经86岁,身体硬朗,程梅花一测量发现有高血压的倾向,当即叮嘱她到医院检查,建议服用药物,将血压控制在正常的范围之内,减少意外疾病的发生。

  隔壁炊烟袅袅,午饭时间到了,有户人家门口停了三辆轿车,迎来了来自市区的游客,在农户家中吃角干麦饼,享用农家乐。大山的生活宁静而惬意,但任务没有完成,程梅花和记者还要继续前行。

  镜头四:翻过山就是缙云

  “永报姐妹花”在程梅花指导下为村民量血压

  记者 朱彦侃 摄

  根据浙江省、金华市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改革要求,为完善我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城乡“20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新网络,探索农村社区健康服务新模式和农村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2010年开始,我市对原有的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了重新规划和调整布局,根据“建得起、办得好、持续得了”的要求,按照地理条件、交通状况、服务半径等条件进行合理布局、整合资源,全市重新规划设立210家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并对其中177家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通过新建和改建形式进行标准化建设。

  舟山镇范围拥有一个镇卫生院、三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二个村卫生室。作为村卫生室,为村民提供的公共卫生服务内容包括建立村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传染病防控、慢病管理、老年人管理、重性精神病管理、孕产妇管理、儿童保健、卫生监督9个方面。


永康日报 永报姐妹花 00004 2015-07-08 永康日报2015-07-0800007;永康日报2015-07-0800019;永康日报2015-07-0800021;永康日报2015-07-0800015;永康日报2015-07-0800008;永康日报2015-07-0800010;永康日报2015-07-0800022;永康日报2015-07-0800013;永康日报2015-07-0800016;永康日报2015-07-0800017;永康日报2015-07-0800018;永康日报2015-07-0800023;永康日报2015-07-0800024;永康日报2015-07-0800014;永康日报2015-07-0800009;永康日报2015-07-0800011;永康日报2015-07-0800012;永康日报2015-07-0800020 2 2015年07月0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