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要闻

文章导航

  徐华水调研“五水共治”工作时表示

  我们一起久久为功打好治水攻坚战

  □首席记者 王晓鸣

  本报讯 我市推进“五水共治”工作已一年多,其中有什么值得借鉴的亮点和亟需解决的问题?7日,市委书记徐华水就我市各地治水情况展开调研。市领导蒋金红、朱志昂参加。

  “五水共治”,问题在水里,根子却在岸上。花街镇黄园村外来人口数量是本地居民的近10倍。去年,该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开工建设,今年通过初验。同时,该村还积极发动新老永康人做好村庄保洁工作,努力将污染源杜绝在岸上。

  一大早,在该村摆饮食摊的云南人杨清奎已在“哗啦啦”扫地,范围包括摊点四周的地面。

  “你天天这样清扫吗?”徐华水上前与他交流。

  “当然!不扫扫干净,客人不愿来吃,而且扫干净自己看着也舒服。”杨清奎一边回答,一边埋头清扫,没一会,地上已变得干干净净。

  “永康是我们的家园,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为建设美丽家园出一份力。”徐华水高兴地说。

  在该村的垃圾房内,工人们正在堆放一袋袋农家肥,而这些农家肥的原材料,正是那些经过减量化处理的生活垃圾。黄园村是花街镇垃圾减量化的试点村,目前垃圾减量已达70%以上。

  “黄园村的‘五水共治’和垃圾分类等工作,已走出一条发挥村民主体作用、广大村民自觉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之路,值得其他村学习。”徐华水现场为“黄园经验”吆喝。

  谈起“五水共治”,永压铜业掌门人应志昂的得意之作莫过于新厂房内的“上水道”。何谓“上水道”?原来,近几年,公司投巨资建造了蓄水池,通过管道连通,专门用于收集员工宿舍和办公楼雨水、员工洗涤生活用水以及厂房屋顶的天然雨水,实现分级循环利用水源。据统计,设备投用后,每年可节约2.75万吨自来水。

  “呶,就是这口池子,深8米。瞧,里面还养着草鱼哩。”应志昂指着厂房外一口大水池,道出治水心得,“我觉得污水是个‘宝’。能把污水循环利用为我所用,才是真正实现了治污水的意义。”

  “企业要学会算好账,要舍得投入,积极发挥自身动力来科学治水、节水,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实现了环境效益。”对于应志昂的“治水经”,徐华水由衷点赞。

  徐华水一行还前往龙川学校、星月集团高新技术产业化工程项目基地以及位于运管所旁的控排污口整治点,就机关企事业单位排水系统建设或改造、金华市级控排污口整治等情况进行实地查看。

  “只要真正下决心,治水肯定能出真成效!”徐华水表示,尽管我市“五水共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治水任务依然艰巨。治水是一场持久战、攻坚战,必须久久为功,精准发力,积极发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各镇街区、各部门都要切实扛起责任,一步一个脚印,以问题为导向,对于目前存在的基础设施薄弱、机制不完善等问题,要及早梳理清楚,扎实做好整改,踏踏实实地推动治水工作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永康日报 要闻 00001 2015-07-08 永康日报2015-07-0800013;5313 2 2015年07月0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