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11版:治村导师

文章导航

  典型引领风尚 优秀凝聚力量

  (上接10版)

  应天行

  芝英六村

  党支部书记

  “三民”治村经

  陈建勇

  芝英镇柿后村

  党总支书记

  “硬骨头”前敢逞强

  吕永跃

  西溪镇石江村

  党支部书记

  大山深处别样红

  孙朝厅

  石柱镇塘里村

  党支部书记

  当官不为就是不作为

  上任新官头把火,还权于民

  时光倒回2007年10月,那一年,著名的天行集团董事长应天行受上级委派,回到芝英镇芝英六村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

  当时的芝英六村,村党支部书记和村民委员会主任已经陷入“掐架”的怪圈。“这样不和,怎能做成事情?”换届后,应天行当选村党支部书记,上任后的第一把火就烧在了村集体的公章上。他提出要把村里的公章进行统一管理,所有的事情都交由村民代表大会进行表决。

  创业好手活经济,致富利民

  芝英六村早年因征地获得的 1200万元补偿款,是“乱”的根源。“土地都卖完了,村里每人每年要按900公斤/亩享受粮食补贴,每年单这一项就要将近300万元,就是再多的存款也要用完。”很多村民觉得,坐吃山空,他们的权益根本得不到保障。

  应天行思索了很久,村集体经济要想“引入活水”,就要从那块闲置已久的土地上想办法。那是芝英六村早在 2001年就完成征地手续的一块空地,原本计划造个一层的农贸市场,因为村民不同意而搁置。

  农贸市场必须造!应天行跑了很多部门单位,最终跑下来商住楼的农贸市场模式。不过,住惯了有天有地的楼房,村民们不习惯住套房,房产销售遇冷,连带着造房款也有了空缺。

  “村民不买,除了不习惯套房的原因,更多的是对我们不放心,怕买亏了。”在商海摸爬滚打多年的应天行很清楚村民的心理,他自己率先交了40万元的预付款。

  看村支书都交钱了,不少村民的购房欲望也被激发出来。房子一套套地被预订走,每平方米均价卖了 4800元。搁置了10年的农贸市场终于造了起来,129间店面、500余个摊位,让芝英六村的固定资产一下攀至九位数。村里每年光农贸市场的租金收入就超过 300万元,加上原有其他投资,村民可领到的分红也逐年增加。

  治村能人热心肠,公正为民

  “从乱到治,就是透明,所有的事情都得透明。”应天行总结自己的治村经验,就是“透明”两字,意为经得起监督,公平、公正。在芝英六村,小到村办公楼里要添置个茶杯,也必须两人以上同行采购,村里所有的决定都要经过村民代表大会和党员大会表决,村务透明度很高。

  精彩点评

  从大老板成为村书记,应天行用自己的全心付出告诉我们:只要真心实意为村民着想,一切会越来越好。

  盘活“老大难”,建成示范村

  柿后村很大,本村人口 2300多,外来人口也有 2000多,曾经是个“老大难”村。 2004年,面对村里错综复杂的情况,柿后村原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相继辞职,公章交由芝英镇政府保管,柿后村一时“群龙无首”。同年 9月,芝英镇为柿后村提前组织换届选举,陈建勇被高票推选为村支书。当时的他41岁。

  对这个在当地出了名的“难题村”,整治该从哪里着手?陈建勇决定从“清污、清障、清垃圾”等与村民生活联系最密切、对个人利益影响最小的项目做起。

  在上级财政支持下,陈建勇带领村两委干部,争取到 40多万元资金,开始清理堆积多年的垃圾和 11口污水池,光垃圾就用拖拉机运了 100多车。清扫的不光是垃圾,还有村民的陈旧观念。之后半年时间,柿后村粉刷外墙 6万平方米,大路小路硬化 9万多平方米,盖起了 5个公共厕所,绿化增加了4万多平方米,村中央还建起了灯光篮球场。现在的柿后已成为永康市示范村、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壮大集体“腰包”,打造实体村

  柿后村有一块 3万多平方米的集体留用地,已闲置多年,村民你搭个棚,我围堵墙,随意占用,杂乱无章。陈建勇抓住工业区回拨村集体留用地的机会,决定通过建设出租厂房来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他与新一届村干部一道,分组“三顾茅庐”,一个村民小组一个村民小组地走访谈心,陈言利弊,最终得到了各村民小组的支持,成功地劝导村民自行拆除违章建筑。

  随后,村里利用这片村集体留用地盖起了总面积 12000平方米的 10余幢标准厂房,每年租金收入近 400万元。

  凝心聚力,干部拧成“一股绳”

  村民们说,建勇带着村干部为村里办的实事,大家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服气。

  柿后村面积广阔,地形多样。横跨村庄的华溪,既是村中景致灵气所在,也将溪头、半月沉江两个自然村和工业区、 200多亩农田隔在一边。 2008年,在村干部带领和多方支持下,河流上方建起了宽敞结实的“碧溪桥”,桥头建着“碧溪亭”,为两岸村民的生产生活带去不少便利和意趣。

  精彩点评

  立足干事创业,一心为村民做实事,为百姓谋利益。这就是陈建勇的真实写照。一桩桩实事、一件件好事,无不凝聚了这位啃下硬骨头的好书记全部的智慧和心血。

  无惧阻力:敲碎200口粪缸

  在6年前,石江村还是这样一番模样:道路是“雨天一脚泥,晴天一身灰”,村容则是“仰天粪缸显随处,臭气熏天遍四周”。

  2008年,吕永跃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下当选石江村村支书。他无惧阻力,当年就敲掉粪缸200余口,路面硬化达2.5万平方米,现代化公厕建起来了,路灯也点亮了。至此,石江村迈出“美化村”关键性的一步。

  2010至2013年,石江村先后投入资金 30多万元,对村内的路旁、房前屋后、空闲地块进行绿化,成功创建了永康市森林村庄示范村、金华市绿化示范村、浙江省绿化示范村。

  滴水公益银行:爱心点燃爱心

  2013年1月,石江村在浙江省第一个创办了党员滴水公益银行,引导和发动全村 60多位党员积极参与村里公益事业,为群众服务。

  吕永跃带头示范做得好,逢年过节他自掏腰包看望慰问村里的老党员、残疾人和孤寡老人,所以村里的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都在他的带动下,积极参加村里的五水共治、门前屋后环境整治等义务劳动。打开吕永跃的公益银行存折,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他本人的年度积分一直位居全村党员积分第一名。

  事无巨细:6年收集40G资料

  小小石江村,村务工作中琐碎事却常常一箩筐。为此,吕永跃对村务事无巨细都要“备案”,一台笔记本电脑,按时间建立了数百个文件夹,存放着每个时间段的工作图像、文字资料。

  早在2008年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后,吕永跃正好赶上了市里的“百村整治”,在整治验收过程中,市委农办要求村里能够提供整治前、整治中和整治后的对比资料,于是从那时候起,吕永跃便养成了随身携带相机的习惯,随时拍摄图片资料,再利用晚上的时间,把这些图片资料整理归档。

  事实上,整理这些照片资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吕永跃往往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还一个人静静地坐在电脑前,慢慢地整理归档,有时候甚至整理到凌晨两三点钟。这个习惯,吕永跃坚持了6年,装满了40G的电脑硬盘。

  精彩点评

  高楼大厦是由一块块红砖砌成的,群众的心是通过一件件实事凝聚在一起的,村庄的发展是靠党员干部一点点带动起来的。吕永跃就是其中的“砌墙工”,是群众的贴心人,是党员干部的“领头羊”。

  近年来,石柱镇塘里村悄然发生了巨变,一个精雕细刻又不失自然之美的盆景式美丽乡村出现在了人们面前,令人刮目相看。塘里村的这些变化都与村支书孙朝厅息息相关。

  重组村老年协会

  孙朝厅刚上任时就发现,村老年协会因无活动场地、无设施又无负责人,早已如一盘散沙。村里老人分聚在村中两家小店里,一来二往,话越说越多,矛盾分歧也不断增加,渐渐地就分成了两派,非常不利于村里工作的开展。

  孙朝厅就从重新组建老年协会入手,推选镇退休干部孙禄贤当会长,确定坐落大塘一角的本保殿老庙暂为村办公楼和老年人活动中心。活动中心抢在当年农历九月初九“老人节”开放,老人们欢天喜地相聚一起,共同度过了一个特别的重阳节。从此,村里的老人有了好去处,大家一起聊天,心情舒畅了,矛盾消除了,关系和谐了,大大促进了村里的工作。

  新农村美好蓝图逐渐成形

  2012年,孙朝厅带领村两委自加压力,主动要求加入”美丽乡村精品村“建设行列。孙朝厅出任村支书时,塘里村污水管道未埋设,路灯未安装,村中小路未硬化等,污水横流,不堪入目。他从解决“三清四改”半拉子工程入手,开始了新一轮的塘里建设。他带领村干部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清塘、埋污水管道。前两年,孙朝厅在村内设立了党员示范岗,全村绿化分块包养,村里的苗木,没有一棵遭到人为恶意破坏而受损。

  孙朝厅清理了已被村民占用十几年的村校,投入 20多万元进行全面的改造、装修,改建成村文化中心,里面篮球场、乒乓球桌一应俱全,并建起了棋牌室、影视厅、农家书屋。一到夜晚,这里就灯火辉煌,村民或跳舞或打球,锻炼身体,文化生活多姿多彩。

  如今,塘里村中美丽的“生态岛”、传承五金文化的“百工长廊”,以及“孙权文化园”等秀丽风景都彰显着塘里村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就。孙朝厅表示,在大家的努力之下,塘里村新农村建设的美好蓝图已经逐渐成形:“现在我们是全村党员干部还有老百姓、村民都团结一致,准备把我们村搞好,搞成一个休闲之村、旅游之村。”

  精彩点评

  立足实际,从小事做起;干事创业,从凝聚人心开始。当心中装着群众,脑子里想着事业,孙朝厅过得越来越充实,一张张纸上的规划蓝图也就慢慢地变成了一处处美丽动人的风景。

  (下转12版)


永康日报 治村导师 00011 2015-07-07 永康日报2015-07-0700006;永康日报2015-07-0700005;5149;永康日报2015-07-0700007;永康日报2015-07-0700011;永康日报2015-07-0700015;永康日报2015-07-0700008;永康日报2015-07-0700012;永康日报2015-07-0700016;永康日报2015-07-0700009;永康日报2015-07-0700013;永康日报2015-07-0700017;永康日报2015-07-0700010;永康日报2015-07-0700014;永康日报2015-07-0700018;永康日报2015-07-0700020;永康日报2015-07-0700022;永康日报2015-07-0700021;永康日报2015-07-0700019;5148;5147;5146;永康日报2015-07-0700023 2 2015年07月0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