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8版:城西新闻

文章导航

  两张表一个微信群管好各村“脸面”

  城西新区长效管理动真格做好“洁”字文章

  小东陈村:垃圾分类观念深入人心

  C

  前不久,城西新区联合特巡警、城西警务中心、行政执法局等部门对华村公路沿线进行了整治,取缔了10 个临时摊点,清除了48块违规广告,清出房前屋后乱堆放废旧物180吨,拆除乱搭乱建15宗1500平方米。

  陈根银是15宗拆违户的其中一户,从事电动工具冲床生意20多年的他,已经尝到了拆违的甜头。

  原来,在城西新区管委会的支持下,华村利用返还地,建起了1万多平方米的工业功能分区。目前,原先公路沿线的小作坊,已全部搬到距居民区500多米的下马桥头厂房内。

  “现在,我们搬离了生活区,村里环境好了,我们也有地方安置,大家都觉得搬得好。” 陈根银说,违章搭建原先只有70平方米,现在在工业功能分区租了400多平方米的厂房,更宽敞了。

  3日,华村治乱又有新动作。当天,城西新区联合公安、城管执法等部门,对该村68处违章搭建进行拆除,面积达6000多平方米,其中大多是钢架结构的棚屋。

  “治乱脚步不能停,违章搭建拆除后,我们还将统一进行规划,对赤膊房、危旧房进行改造,进一步种植树木,扩大绿化面积,争取年底前通过美丽乡村验收。” 华村党支部书记华安波说。

  一个村庄美不美,最基本的要看这个村干净不干净、整洁不整洁,最关键的是能否真正落实长效机制,才能跳出“整治-反弹-再整治-再反弹”的怪圈。

  □记者 颜元滔 通讯员 程伶俐

  两张表+一个微信群

  揭短亮丑做好“洁”字文章

  走进城西新区管委会,在电梯口这个最显眼的位置,放着一块小黑板。每月初,上面张贴的两份表格,是34个行政村的书记主任最为关心的内容。一份是《城西新区农村环境卫生评分表》,一份是《城西新区农村环境卫生奖惩》,记录着上月各村的环境卫生情况。

  “小东陈村、油草堂村、上谢村94分;叶儿坑村91分;华村90分……”记者在新出炉的6月份环境卫生评分表上看到,评分内容有房前屋后、村内道路、公厕清洁、池塘清洁 、垃圾清运、绿化卫生、家禽圈养等七大项目,每个村的得分由七个项目的得分汇总而来。例如第一名的小东陈村只在房前屋后、家禽圈养两项各失2分,池塘清洁、绿化卫生上各失1分。当然,也有不合格的,金山头新村和马架龙村就因为在房前屋后、村内道路两项失分较多,总分不到60分,被评为当月卫生不合格村。

  相应的,小东陈村等排名前六的村,当月奖励2000元;金山头新村、马架龙村考核不合格,当月各扣除500元;其余村各奖励1000元。

  “这两张表格可以说是各村的‘脸面’,村里卫生搞得好不好,不再是关起门来自己说了算,而是有实实在在的具体分数,哪个村做得好,哪个村什么项目薄弱,一目了然。”城西新区管委会主任叶建永告诉记者,把两张表格贴在办事大厅最显眼的地方,就是要让来办事的老百姓都可以看一看,议一议,起到监督作用。

  两张表上的分数怎么来?落实到具体操作,则是基管办人员每天至少一次的巡查,“城西卫生”的微信群里每天至少有10张图,晒出各村存在的“脏乱差”。

  自从加入了管委会卫生群,小东陈村村委会主任俞朝忠每天一打开手机,就是点开“城西卫生”群,看看有没有被曝光,哪些地方还需要整改。

  今年初,为巩固村庄整治、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加强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工作,城西新区制定了《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全区34个行政村全部纳入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工作实施范围,按照统一领导、属地管理的原则,实行分级负责,分级管理,分级考核。

  对于做得好的村,给予2000元或1000元的奖励,专用于卫生长效管理;同时,对于排名较后的村,每月会扣除当月卫生长效保洁补贴500元,并责令整改,如果连续3个月后两名,还将启动村干部“三色预警”监督机制的“黄色预警”,由新区领导约谈问责相关责任人。

  这种动真格的长效管理机制,已经发挥了明显作用:先进村不放松,落后村奋起直追,形成了你追我赶,抓好农村环境卫生的浓厚氛围。

  “如何在新的起点上,让美丽乡村建设有所突破,惠及更多老百姓,我们需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以治污、治脏、治乱‘三治’为抓手,洁化、绿化、亮化、文化‘四化’建设同步推进,做好‘洁’字文章,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城西新区党工委书记李浩锋说。

  近日,记者来到小东陈村,宽阔的环村路笔直穿过林立的楼房,村内池塘边的杨柳依依,微风拂过,水面荡起阵阵涟漪。

  仅有300多人的小东陈村,原先是个落后的边缘村。短短几年时间,该村实现全村亮化、硬化、美化、绿化,面貌焕然一新。原本泥泞的泥巴路变成了平坦宽敞的水泥路,村周建成外环线,全村铺浇水泥路面3万多平方米,村路硬化做到了户户通。各通道安装路灯60盏,广场高炮灯2盏,原本一到晚上就漆黑一片的村庄如今变得亮堂了。

  如今,该村又把农村垃圾减量化处理作为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抓手,以“文化”全面推行垃圾分类减量工作,不仅建起了“高大上”的阳光垃圾房,更通过处处可见的分类垃圾桶、宣传标语、分类知识上墙等方式,使得垃圾分类观念深入人心。

  村民自编自导自演的小品《垃圾分类好处多》,把如何治污水、清垃圾这一环境整治老大难问题,通过五星社区几位家庭主妇的日常生活生动演绎出来,赢得前来参观的全省各地农办主任的满堂喝彩。

  马架龙村是城西新区实施卫生长效管理机制以来,第一个吃了“黄牌”的村,党支部书记吴明高也因该村卫生评分连续3个月排在末位而被约谈。

  马架龙村只有270多人,外来人口却有2000多人,管理难度较大。

  怎么整改?马架龙村痛下决心,决定从房前屋后整治入手,要把村庄环境卫生提升一个档次,7月的考评无论如何要摆脱排在末位的尴尬。

  于是,村两委立即行动。2日,村干部挨家挨户向村民发放房前屋后乱堆放整改通知书,要求在本月15日前主动清理。15日将对不自觉的农户采取强制清运,大力整治房前屋后乱堆放现象。

  此外,花城路沿线原先污水横流,小平板破损严重,严重影响村容。近日,工程队已经将污水管网埋好,即将铺上新的小平板,预计8月可以完工。

  下一步,该村还将组织党员干部大清扫,并建立村内监管长效机制,指定专人每天巡查,坚决遏制乱堆放现象反弹。

  “新区对村庄环境卫生这项工作抓得严,力度大,有压力就有动力,毕竟搞好卫生,最终受益的肯定是老百姓。”吴明高说。

  华村:拆违户尝到拆违甜头

  A

  马架龙村:知耻后勇,从整治房前屋后入手

  B

  梅陇工业区有近300家企业,如何管好工业区的环境卫生,城西新区管委会从倡导垃圾不出厂门入手,多措并举,取得明显成效。

  例如,针对银桂路、月桂路、灵石路等路段的企业门前垃圾堆放屡禁不止现象,管委会联合城管执法局进行专项整治。首先向企业发放整治通告单,禁止在企业门口倾倒、抛洒、堆放生活垃圾,各企业的工业垃圾、生活垃圾必须堆放在本企业门口的垃圾桶,由管委会统一清运。其次,利用宣传车每天8小时宣传、倡导垃圾不出厂门,同时做好巡查。此外,在巡查过程中,如果发现死灰复燃迹象,立即下发整改通知书,及时整改。

  而针对建筑垃圾乱倒、偷倒现象较为严重的问题,城西新区管委会联合城管执法大队,出动执法人员300多人次,开展晨间夜间“布控”工作。联合执法以来,共扣押15辆偷倒车辆。

  此外,管委会还对蓝天路乱堆乱放、后垄路出店经营等进行集中整治,开展绿化带清理等行动。

  下一步,管委会还将继续加大查处乱倒垃圾力度,采取24小时巡查、蹲点守候等办法,严查辖区相对偏僻区域违法乱倒建筑垃圾的行为,进一步从源头加强污染治理,净化环境。

  梅陇工业区:垃圾不出厂门

  D


永康日报 城西新闻 00008 2015-07-07 永康日报2015-07-0700007;永康日报2015-07-0700017;永康日报2015-07-0700016;5108;永康日报2015-07-0700008;永康日报2015-07-0700009;永康日报2015-07-0700018;永康日报2015-07-0700014;5132;永康日报2015-07-0700011;永康日报2015-07-0700010;5131;5135;5136;永康日报2015-07-0700013;永康日报2015-07-0700012;5196;永康日报2015-07-0700020;永康日报2015-07-0700019 2 2015年07月0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