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用创新推进产品质量提升
——市质强办主任、市质监局局长杨可忠谈质量创强
□首席记者 王晓鸣
本报讯 市质监局是“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四大牵头部门之一,近日,就创建工作相关问题,记者专门采访了市质强办主任、市质监局局长杨可忠。
记者:在“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创建工作中,市质监局承担着怎样的工作?
杨可忠:作为市质强办所在单位及创建工作四大牵头部门之一,我局除负责好产品质量提升这块职能工作外,还需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统筹协调推进全市质量工作,跟踪落实相关任务。在创建过程中,主要负责创建方案的制定落实、信息的收集整理、部门间的协调与沟通等工作,确保创建工作有序有效推进。
记者:今年以来,质监局在提升产品质量方面有哪些具体的举措?
杨可忠:今年来,我局主要做好三“强化”:一是强化企业帮扶引导。结合从严管理落实年活动开展,党委班子带头实地走访企业,深入了解企业所需,在标准、名牌、计量、质量等方面做好帮扶;二是强化质量技术支撑,重点以国家五金工具及门类产品质检中心建设为抓手,不断提升检测能力和水平,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三是强化执法检查力度,开展系列专项执法行动,严守产品质量安全底线,严防区域产品质量问题的发生。
记者:在“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创建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是什么?
杨可忠:对照考核验收标准,我市创建工作确实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但仍存在问题和难点,相比于其他先进地区,我市的质量基础还不够扎实,企业质量管理意识、创建工作载体、创建知晓度等方面还存在欠缺。
记者:今年,质监局针对创建指标,将具体实施哪些工作?
杨可忠:我局在做好规定动作的同时,积极创新工作举措,有效推进全市产品质量水平的稳步提升。一是创新开展“业业质量月”活动。计划在我市几大支柱产业内接力开展质量提升活动。今年5月,“业业质量月”活动率先在门业推开,开展了诚信公约签字仪式、质量管理孵化活动、QC小组实践活动等一系列质量提升行动,门业质量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6月,该活动又延伸至杯业。二是扎实推动区域品牌创建工作。重点推进“全国五金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创建和“浙江制造”品牌培育全省试点工作,进一步提升五金名城的影响力和美誉度。三是广泛组织全民质量教育活动。以“永康质量学校”为重要载体和平台,启动“211工程”,计划用三年时间免费培训100名行政干部、100名企业主、1000名企业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和10000名企业一线骨干员工,有效提升队伍质量素质。四是积极促进质量社会多元共治。不断完善行业质量监督机制,充分发挥社会主体参与质量监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畅通行风热线、8890、12365等质量投诉举报渠道,确保群众投诉件件有回应,件件有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