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8版:口述抗战

文章导航

  日机空袭永康城 敲钟人被炸死

  1934年,我出生在城区山川坛。父母在南溪边开了一家染坊。1942年,日本鬼子入侵永康,我才8岁,许多事却记得很清楚。

  口述 许德龙 整理 记者 徐庆丰

  躲日本人逃到农村,家中顾客的布料被偷

  那时候,大家怕日本鬼子,一听到风声就拖家带口逃难。我家开染坊,附近村庄都有我们的客户。前几次逃难,父母带我逃到江南街道山后卢村的一位老奶奶家。

  过了一两天,逃难的人陆续回城,我们也回到自己的家。染坊的门锁被撬了,一些客人拿来染的布料被洗劫一空。开始我们以为是日本鬼子拿的,后来发现是一些社会上的混混趁火打劫。再怎么好的锁,也锁不住这些贼骨头。后来逃难时,父亲就把没有染的布都泡到染缸里,这样就不会被拿走了。事后父亲用稻谷补偿给客户。

  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父亲走路都是眼观四路、耳听八方的。一次,父亲在路上遭遇日本鬼子,幸亏父亲机灵跑得快,躲进了附近的庄稼地里,才逃过了一劫。

  躲在石板下的农民被日本鬼子开枪打死

  有一次,李店村三个农民结伴去办事情,突然看到几个鬼子从桐琴方向过来,其中一个军官模样的还骑着马。因为躲避不及,3人就跳到附近的一个水沟里,战战兢兢地躲在水沟的石板下。可是很邪门,驮着鬼子的那匹马走到水沟的石板上,就停下来不肯走了,马蹄还在叩击石板。鬼子透过石缝往下看,发现下面有人,就拿起枪往石缝中射击。鬼子放了几枪后就离开了,躲在石板下的一个村民当场被打死了。

  从1939年开始,日本飞机几次空袭永康城,不少老百姓被炸死炸伤。为了及时提醒大家,当时国民政府在城区的十字街口设置了一口150多公斤重的警报大钟,有位小伙子专门负责敲大钟报警。1942年初夏,日本飞机又来空袭永康城。敲钟的年轻人刚刚敲完钟准备撤离,这时,日军飞机已经盘旋在上空,一个炸弹扔下来,大钟被炸得支离破碎,年轻人也不幸遇难。

  敲钟人被炸死后,永康城就再也没有设立过警报钟。


永康日报 口述抗战 00008 2015-07-05 永康日报2015-07-0500013;永康日报2015-07-0500015;永康日报2015-07-0500020;永康日报2015-07-0500014;永康日报2015-07-0500016;永康日报2015-07-0500017;永康日报2015-07-0500018;永康日报2015-07-0500019 2 2015年07月05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