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环保曝光台”,值得推崇的高招
在媒体上开设“环保曝光台”,永康不是首创,相信还会有更多的“后来者”。现在的问题是,这个“曝光台”能不能在媒体上扎下根来?如果不是一个经常性的栏目,仅为了应景,其效果恐怕也只能体现在一时。还有,曝光也要讲效率,如果把集中曝光改为“查一曝一”,可以令一些心存侥幸的违法企业悬崖勒马,起到查处一个教育一片的作用。
□本报特约评论员
薛建国
在第五个浙江生态日,市环保局在《永康日报》开设“环保曝光台”,对今年1月至6月因违法排污、噪声污染等行为被处罚的41家企业一一进行公开(详见本报6月30日8-9版报道)。
在媒体开设“环保曝光台”,这一做法是值得推崇的高招。为什么说是高招?原因有这么几个。
一是曝光让污染企业颜面尽失,无地自容,且因失信为社会所不屑。有些污染企业可谓“老油子”了,把关停几天或作点经济处罚根本不当回事,因为这一点“损失”,与他们违法排放“节省”下来的成本相比不值一提。而曝光就不同了,影响到的是企业信誉。信誉就是形象,形象一旦受损,这企业在人前还能有什么好口碑?后果可能就是让人敬而远之,不受市场待见。所以,污染企业大都不怕检查,就怕曝光。曝光是一种广而告之,如果想私下勾兑,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就没那么容易了。可以说,曝光是对污染企业的致命一击。当然,曝光是一种手段,目的不是置企业于死地,而是让污染企业有痛感,长记性,走正道。
二是曝光可以充分调动广大民众监督举报违法企业的积极性,并实施有针对性地监督。要让涉污企业无处遁形,仅依靠政府职能部门的监督检查显然是难以做到的。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我们必须动员全社会力量加强监督举报,压缩违法企业的生存空间,营造“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高压态势。举报一经核实,迅速曝光,这样群众与职能部门就会产生良性互动,群众感觉职能部门对自己的举报是认真的,没有置之不理或束之高阁,因为曝光是一种最好的回应。因为关切得到回应,政府职能部门就会得到群众的信任,以更加主动的姿态睁大监督的眼睛。对于那些被曝光过的违法企业来说,群众则会盯得更紧。其实,这也是一件好事,有利于他们校正企业的发展方向。群众的眼睛睁大了,政府职能部门就不会成为聋子的耳朵,因为群众就是他们布下的天罗地网,看你违法企业的猫猫能躲得了几时?
三是曝光违法企业,也是职能部门向社会表明依法行政、公正执法、干净干事的决心和态度。违法企业有没有得到处理?处理是轻了还是重了?同样的违法企业会不会处理了东家而放过西家?因为违法企业曝光了,这些问题就会得到关注,藏不了也掖不着。放在过去,个中内情几人能知?曝光违法企业,表明了职能部门的无私和坦荡,不徇私情,不做交易,不搞变通,坚持一碗水端平,一把尺子量到底。
在媒体上开设“环保曝光台”,永康不是首创,相信还会有更多的“后来者”。现在的问题是,这个“曝光台”能不能在媒体上扎下根来?如果不是一个经常性的栏目,仅为了应景,其效果恐怕也只能体现在一时。还有,曝光也要讲效率,如果把集中曝光改为“查一曝一”,可以令一些心存侥幸的违法企业悬崖勒马,起到查处一个教育一片的作用。集中曝光,则拉长了时间段,使一些原本通过及时警示就可以止步的企业在违法路上不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