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社会点击

文章导航

  40年前被温州人抱养,林女士回永找父母

  有生之年,请让女儿尽份孝心吧

  □记者 周灵芝

  2岁时被抱养

  林女士说,她的亲生父亲姓应,年纪在70岁左右。她原名应平,有两个亲姐姐。40年前,父母带着她到福建省崇安县五夫镇东环岭打工,父亲是打铁匠,母亲会做裁缝。

  “亲生父亲与我现在的养父母当时在一起工作。由于养父林炳炮与养母结婚多年,一直没有孩子。而我的亲生父母已有三个女儿,想生一个儿子,就把我送给了养父母,当时我才2岁。”林女士说,这些信息都是她从见证这一幕的章大伯那儿打听到的。章大伯当年与她的亲生父亲和养父母在同一个地方打工,只是不在同一个组。章大伯见证了她的领养过程,只是年纪大了,加上时间过了这么久,已经记不起她亲生父母的名字和地址了。

  章大伯还向林女士透露,她被养父母抱养回温州后,她的亲生父母曾去看望过她,但不知什么原因,亲生父母与养父母发生了矛盾,后来就中断了联系。当时,章大伯了解到她的亲生父母又生了一个女儿,也就是说,林女士还有个亲妹妹。

  生活幸福想尽孝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养父母后来也有了自己的儿子和女儿。我长大了,成家立业后也有了自己的孩子。我和先生是做煤碳生意的,衣食无忧,只是每次看见儿子和女儿,我便会想起自己的亲生父母。” 林女士说,特别是前几年养父去世后,她更加迫切地希望找到自己的亲生父母,如果现在不找,她怕以后就没机会尽孝了。

  林女士的丈夫白先生说,刚结婚时,他就听妻子说过想找亲生父母,可那时孩子还小,家里一大堆事等着他们去努力去奋斗,所以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寻找。如今,他们的大女儿已经上大学,小儿子已经上初中,孩子们都想见见自己亲生外公和外婆,所以他也特别支持妻子的想法。不久前,他们上网查资料发现永康姓应的人以芝英镇居多,他们就特意跑到芝英寻找,挨家挨户地询问,可芝英太大,想找没有具体地址的人不容易。

  “养父母抱养我后,对我不错。我和现在的弟弟妹妹关系也挺好。我一点也不恨父母把我送给养父母,因为我现在也为人父母,了解当时生活的无奈。我只是想知道亲生父母过得好不好,想尽一份女儿的孝心。”林女士说,她今年41岁了,看着生活在身边的长辈一个个地离去,想找到亲生父母的欲望就越来越强烈。

  如果你有什么线索或觉得林女士就是你们失散多年的亲人,请拨打电话13506790905联系。

  “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过得还好吗?40年了,你们还能否记起我被抱养时的模样?”23日,家住温州市平阳县水头镇的林小平找到本报记者,希望通过媒体帮助她找到亲生父母,在有生之年尽一点孝道。


永康日报 社会点击 00007 2015-06-27 永康日报2015-06-2700005;4229;永康日报2015-06-2700006 2 2015年06月27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