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父亲的手
□孙苗
菇尔康, 浙江省灵芝专家
倡导健康养生新理念
Tel:87035316 13626795758(615758)
市作家协会、浙江菇尔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主办
“菇尔康”杯短散文征文
灵芝破壁孢子粉、养胃猴头菇、食用菌粉
有个朋友,是个典型的暖男慈父。外出爬山时,他对老婆孩子细致照顾无以复加。每次有人提醒他的妻儿鞋带散了,他总是俯身帮她们系好鞋带。那天,我无意中拍下他帮女儿系鞋带的照片。回家翻看照片,那紫铜色的手,那细腻的动作,莫名有些感动, 不禁让我想起父亲的手。
父亲的手宽大,有劲,是力量的象征。
孩童时得知周边哪个村放电影,我总是吵着要去看。父亲必会说服不愿凑热闹的母亲一起去。长我几岁的哥哥和小伙伴们跑开了,而我却总是没走几步就哭闹着不肯走。这时候,父亲或抱,或背着我前往,父亲粗大的手掌是我儿时看电影的全程座椅。
记得那年我七八岁,午后嘴馋,吵着要吃放在楼上的冻米糖。因为要爬两脚扶梯上楼,父亲不放心,就撂下手头的活,帮我上楼拿冻米糖。趁着父亲不注意,我也慢慢地爬着梯子跟了上去。他扭头看到我,就催促我快下去。我一边答应着,看着他,手抓扶梯时抓空了,侧着身子顺着扶梯摔下了楼。父亲连忙甩下手里的盘子,抓着扶梯几乎是滑下楼。我可能摔蒙了,一声不吭。父亲问我痛不痛,那时我最怕看医生,就摇头说不痛。父亲叫我把手举一举,我却举不起来。父亲抱起我就直奔两公里外的镇医院……
少年时期,村子里几乎家家户户做点小产品自产自销,都是那种跟铁皮有关的。父亲时不时捂着被划破的手,在抽屉里翻找冒牌的“邦迪”创可贴……
该怎么形容父亲的手呢?记得小学时学过一篇课文,是赵树理的《手》,文章这样描述主人公陈秉正的手:手掌好像四方的,指头粗而短,而且每一根指头都展不直,里外都是茧皮,圆圆的指头肚儿都像半个蚕茧上安了个指甲,整个看来像用树枝做成的小耙子。
我父亲的手就是这样的。
是这一双手,扶着我们学会了走路;是这一双手,扶着车架子让我们学会了骑车;是这一双手,用独轮车推回了一家的食粮;是这一双手,揉平了让我们交学费的纸币……
当然,也是这一双手,在家庭教育中,扮演着一种神圣的威严。在我们的记忆中,不少人的屁股挨过巴掌,头上挨过“爆栗”,那也是父亲的手。
正是这样一双父亲的手,在我们的生活中无限延伸,想呵护我们却又羞于表达,但明显让我们感到威严有余,却力道不足。
旅美作家刘墉曾经这样为父亲正言过:别怪你的父亲不抱你,他的手甚至不知道疼惜自己。
是的,这就是我们这一代父辈们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