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时政新闻

文章导航

  社区拍张片 市一医半小时出会诊结果

  “智慧医疗”缓解看病难

  □记者 颜元滔

  本报讯 10日,市政协副主席胡潍伟带领市政协文化卫生体育委员会开展“推行全市医疗实现‘一卡通’及大病保险全覆盖”专题视察。市委常委、副市长叶新应邀参加。

  视察组来到市第一人民医院区域影像会诊中心,只见在收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影像医生发来的片子诊断报告后,市一医中级以上职称专家立即会诊,半小时左右,会诊意见就回传到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患者不需要额外支付会诊费用,在家门口的社区医院就能享受到市一医专家的会诊,真正实现了城乡影像技术同质化服务,为分级诊疗打下了良好基础。”市一医相关负责人介绍,自4月运行以来,该中心已经为社区医院会诊11161例。

  在市妇幼保健院大厅的“银医通”自助机器前,一位患者正在挂号、付款,整个流程不到一分钟就完成了。

  全市医疗实现“一卡通”是我市今年十大民生实事之一。去年起,在“银医通”项目基础上,全市医院信息系统、卫生专网进行了升级改造,今年4月顺利完成医疗“一卡通”建设,实现全市镇级以上医院自助系统全覆盖,在全省县(市、区)处于领先位置。持社会保障卡的市民,在“银医通”自助机器上一分钟就可以轻松完成自助挂号、充值、缴费、医保报销等便捷就医服务,改变“一院一卡”的重复办卡模式,解决一人在多家医院就诊有多份档案的现状。截至5月,患者选择自助挂号、缴费达到60万人次,其中市一医自助挂号替代率达60%以上。

  据悉,着手“智慧医疗”建设以来,我市以改善群众看病就医体验、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为目标,坚持顶层设计、统筹规划、立足应用、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以居民健康为中心,以智慧医疗为主线,紧紧围绕区域卫生信息化三年建设实施方案,先后投入2200万元,完成了“一卡、两个数据中心、三个应用系统”等多个平台建设。目前,我市“智慧医疗”建设总体框架基本形成。

  下一步,我市还将借助信息化建设大浪潮,加快推进“银医一卡通”二期项目建设,实现银行卡预冻结、手机银行和二维码等多渠道方式支付;建设区域心电、病理、临检中心平台,整合优质卫生资源;建立双向转诊、分级诊疗、区域预约挂号平台,搭建就诊信息结果互认共享、上转接诊及时、下转社区通畅、转诊过程便捷的转诊渠道,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新格局。

  此外,我市还将建设“健康永康”APP、“掌上医院”“移动随访”等平台,实现移动终端预约挂号、检查检验报告单、智能分诊、慢病随访、预约接种,让医疗服务随手可得,开创“智慧医疗”的健康服务新模式。


永康日报 时政新闻 00002 2015-06-15 永康日报2015-06-1500007;永康日报2015-06-1500012 2 2015年06月1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