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后山寻忆
□徐巧莉
我的老家在山村,四面环山,远离城市的喧嚣。村庄的前方山峦耸立,西边是横头山,东边是太公山,这两座山由月牙形的后山连接而成半圆形的山脉群,如同圈椅的靠背,让小小的村庄在宽大的椅子中安坐无忧。而那秀美的后山则是当年孩子们的游乐园。童年时,约三五小伙伴,沿着横头山上山,走过后山脊,再从东边的太公山下山。当然,也可以从东边太公山上山,西边横头山下山。这是记忆中的两条经典爬山线路。如今我已在外工作多年,熟悉的山道却不时浮现在脑海中,真想再走一回。
去年底我回家,爬上后山,心里怅然若失。30多年过去了,或许是多年很少有人上山的缘故,虽是青山依旧在,但记忆中熟悉的山道已无迹可寻。一次小学同学聚会,我偶然提及此事,由于同学皆是同村人,我的话很快打开众人的记忆。于是,一个计划已久的旧道寻忆之旅在近日相约成行。
一群人头戴草帽,带上木棍、水壶、弯刀,浩浩荡荡向山上出发。邻家的狗狗兴奋地在人群周围蹦跶了好几个来回。大家循着记忆,原来的山道大抵已被疯长的茅草淹没。茅草并不可怕,踩几次也便成了路,头疼的是横在前面的荆棘。于是大家一路木棍开道,踩着垫子般柔软的茅草前行,甚至刀铲并用,坚决铲除路障。一行人且行且铲,一路忆及儿时趣事,相互调侃,笑声不断,不知不觉已上了山顶。此时大家都感到有些疲倦了,瘫坐于山顶的岩石上。空山寂寂,鸟鸣声声,清新的山风拂面,头顶白云悠悠,山下村庄如画。大家忽然安静了下来,众人脑中不约而同地描绘出一幅蓝图。大家好像已经看到了记忆中的小道变成一条石砌成的游步道,向山顶延伸,几个村民在山顶古香古色的凉亭歇脚纳凉……
我想,这个美丽的梦不久就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