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永报姐妹花

文章导航

  “永报姐妹花”扮演“坏人”,拿着玩具零食走进幼儿园

  不到两分钟7名小朋友“被拐”

  随着由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亲爱的》热映,再次掀起了社会对打拐的高度关注。

  随着“六一”儿童节的临近,记者做了一次演练:一名带着零食和ipad的“坏阿姨”,与一名拿着玩具的“坏叔叔”走进城西新区中心幼儿园,想“诱拐”儿童。必须说明的是,此次“诱拐”实验由本报与该幼儿园精心策划,“拐人”的叔叔阿姨由记者扮演,真实的意图是想测试小朋友们的防拐意识。

  一个玩具骗出7名小朋友

  实验地点:操场  实验对象:大班学生  实验方法:玩具诱惑

  实录①

  记者来到城西新区中心幼儿园时,刚好是下午第一节课的开课时间。大班小朋友在操场室外活动,老师带小朋友分组玩游戏。

  几分钟后,老师借故离开,走进旁边一间教室,站着窗帘后偷偷观察。此时,由记者扮演的“坏叔叔”登场。

  记者拿着一个超市里花13元买的玩具陀螺,一走进操场,3名小男孩就围了过来,开口说:“叔叔,我想要这个玩具。”

  “叔叔不会玩这个陀螺,你们能教一下我吗?”记者故意问道。话音刚落,3名小朋友便抢记者手里的陀螺。6岁男孩小珂下手快,陀螺被他抢到手,撕开包装,组装、拉线,动作娴熟。

  在一旁玩耍的其他小朋友也纷纷围过来。“叔叔,我也要陀螺。”“叔叔,陀螺给我玩一下好不好?”看来玩具对小孩有着天生的吸引力,记者数了一下,一个班29人,两分钟不到,便有17人被陀螺吸引。

  见时机成熟,记者又问:“叔叔车里还有好多陀螺,就停在校门外,谁跟我去拿。”17名小朋友齐刷刷地举手,争先恐后地表示想跟着去。记者表示只要两三个人去拿就好。

  有意思的是,6岁男孩小博主动帮记者筛选人选:“3个人就够了,我,你,还有他,你们不要跟过来。”即便如此,仍有4名小朋友执意要跟记者一块拿玩具。而在整个过程中,没有小朋友意识到不能跟陌生人出去。在玩具面前,大家可以说是零防备。

  就这样,7名小朋友手拉手跟着记者走出操场。“保安叔叔问起我是谁,你们怎么回答?”在教学楼大厅,记者故意提醒小朋友,可大家仍旧无防骗意识,一心想要玩具。

  “你们就回答,叔叔是你们爸爸的朋友,带你们去车里拿玩具,车子就在门外,很快就回来,好不好?”“好!”

  来到校门口后,按照事先约定,保安叔叔询问小朋友:“这个人是谁,你们要去哪里?”

  “他是我爸爸的朋友,我们要去拿玩具。”小珂对答如流。

  保安又问:“你们跟这个人出来,老师知道吗?”

  “知道的。”

  几番询问之后,保安故意放行。走出校门口时,孩子们很兴奋,丝毫没有察觉记者是“坏叔叔”。一直悄悄跟在后面观察的老师一脸惊愕。

  最后,记者向小朋友们如实告之事情经过。知道真相后,7名小朋友不说话,低下了头。老师及时出现,并向他们分析“坏叔叔”的骗人伎俩。有了受骗体会后,小朋友们表示今后不会要陌生人的玩具,也不会跟陌生人出校门。

  老师借机离开教室后,另一名记者扮演“坏阿姨”,拿着iPad溜进教室。见有陌生人来,孩子们并不紧张,大家各玩各的。

  记者就近找个座位坐下后,故意拿起ipad玩“植物大战僵尸”游戏。很快,这个游戏就吸引了5岁小朋友嘟嘟的注意。

  “你会玩这游戏吗?阿姨总玩不好。”

  “我会玩。”说完,嘟嘟的双手已在屏幕上玩了起来。见状,坐在远处的姈姈丢掉手里的玩具跑了过来。

  “你也想玩吗?我的手机里也有很多游戏。”记者掏出手机,姈姈点了点头。

  “这里小朋友太多,我们拿到外面去玩吧。”听记者一说,嘟嘟和姈姈立马起身,“默契”地向教室外面走去。这离记者走进教室还不到两分钟。

  来到一楼大厅,嘟嘟的眼神没离开过iPad。“阿姨车里还有一个更大的iPad ,里面的游戏更多,你想要的话,咱们一起去拿,好不好?”记者和姈姈说起,她点头答应。

  “待会儿保安叔叔问起我是谁,你就说我是你妈妈的朋友。”对此,姈姈又点头。

  “这人是谁?你认识吗?”在门卫处,保安故意问。果然,姈姈按记者教的回答。

  保安故意放行后,姈姈跟着记者走出校门,坐进了停在校门口的车上。这让躲在角落观察的老师吓了一跳。

  “阿姨突然想起来大ipad放在家里,你要不要跟阿姨回家拿?”对此,姈姈竟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记者故意关上车门,发动车子。姈姈依旧没有怀疑。随后,记者向姈姈道出真相。

  把姈姈交给老师后,记者走向正在玩游戏的嘟嘟,收起他的iPad,用同样的方法将嘟嘟带出校门。面对保安的提问,嘟嘟也没有对记者有所怀疑。

  “如果阿姨是人贩子,就这样把你带走了,你会不会害怕?”当记者向嘟嘟道出真相时,嘟嘟沉默了。他和姈姈一样,知道不能随便跟陌生人走。但现实演练中,他们的防拐意识都输给了ipad 。

  小朋友坐上车都没发觉自己上当了

  实验地点:教室  实验对象:中班学生  实验方法:游戏诱惑

  实录②

  防拐,靠教育还远远不够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不要跟陌生人走”“不要吃陌生人给的东西”……有关防拐的教育,不论家庭还是幼儿园,都在努力地向孩子宣传。

  事实证明,即使诱拐手法并不高明,孩子们还是容易受骗。从此次演练来看,孩子们面对零食、玩具、电子游戏的诱惑,“抵抗力”很弱。庆幸的是,校园中都有一系列的安保措施,平常陌生人根本进不了校门。可是,孩子出了校园以后,怎么办?

  采访中,嘟嘟的爸爸当得知儿子被“骗”上车浑然不觉后,吓出一身冷汗。他说:“平时没少教育儿子,不要跟陌生人走,没想到他这么容易被骗。这个演练让我明白,孩子是天真的,不能单纯依靠灌输教育,作为家长必须时刻提高警惕。”

  对小朋友而言,灰太狼早已被冠上坏家伙的标签,而喜羊羊是正义智慧的化身。当以大灰狼的形象进行诱拐时,小朋友不会上钩。那以喜羊羊的形象呢?小朋友上当的概率会不会增多?现实生活中,人贩子不会在身上贴着“坏人”的标签。

  此次推出的“防拐”演练实录,就想告诉大家:关于防拐,除了告诉孩子“别跟陌生人走”之外,安保和监护人的防范都马虎不得。

  临近放学时,记者带着小朋友爱吃的糖果、薯片、海苔等零食,走进小(3)班的教室。此次记者扮演的是妞妞家长的朋友,来接妞妞放学。

  “妞妞,阿姨来接你放学了,你妈妈今天要到阿姨家吃饭,阿姨顺路过来接你。”记者边说边拿出零食。

  但妞妞见到记者,就板着脸,给零食也不要。记者好说歹说,诱惑了半天,她依旧不为所动,反而扁起嘴哭了起来。原来,妞妞比较内向,平时很黏妈妈,怕生。

  记者以零食“诱拐”妞妞期间,这个班不少小朋友早已经不起零食的诱惑,争相向记者介绍自己爱吃的零食。

  “阿姨,我最爱橙子味的糖果了。”小朋友轩轩迫不及待地走上前,伸手指着记者手里的QQ糖说。其他小朋友也跟着附和。

  “阿姨车里还有很多各种口味的糖果,你跟阿姨去拿来分给同学们好吗?”记者边说边给轩轩QQ糖。

  轩轩毫不迟疑地答应了,跟记者走出教室。记者决定就此打住,和轩轩说明真相,提醒她不要随便吃陌生人给的零食。轩轩虽有些懵懂,但也意识到后果。

  认生的小朋友面前失手了

  实验地点:教室

  实验对象:小班学生

  实验方法:零食诱惑

  实录③

  □记者 徐敏 李争鸣

  既服务到人

  更服务到心

  YBJMH

  记者手记

  J

  面对保安的询问,姈姈称记者是她妈妈的朋友。

  小朋友们围着“坏阿姨”玩ipad和手机。

  知道被骗后,小朋友们低头沉默了。


永康日报 永报姐妹花 00003 2015-05-31 永康日报2015-05-3100005;永康日报2015-05-3100006;永康日报2015-05-3100013;永康日报2015-05-3100014;永康日报2015-05-3100015;1685;永康日报2015-05-3100020;永康日报2015-05-3100021;永康日报2015-05-3100019;永康日报2015-05-3100016;永康日报2015-05-3100011;永康日报2015-05-3100012;永康日报2015-05-3100010;永康日报2015-05-3100022;永康日报2015-05-3100024;永康日报2015-05-3100023;永康日报2015-05-3100018;永康日报2015-05-3100017;1689;1687;1688;永康日报2015-05-3100009;永康日报2015-05-3100007;永康日报2015-05-3100008 2 2015年05月31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