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10版:警界

合好室“和事佬”:“三心”化解难事

  □通讯员 施有恨 陈凯璐

  在经济开发区派出所,经常可以看到一对对、一拨拨不同类型的纠纷当事人,火气冲天地走进派出所,而后心平气和地走出合好室,还不时地向调解员连声道谢。此情此景正是纠纷双方对调解员用心“和事”的褒奖。

  据悉,开发区派出所和好室的调解员是几位老人,都是单位的退休人员,他们热心派出所调解,力求将大纠纷化小,小纠纷化无。在他们的努力下,合好室已成了矛盾纠纷的终结地,和好如初的始发地。

  苦心劝导化“顽石”

  年逾七旬的调解员老陈,在司法部门工作了大半辈子,别看他年纪大,可工作起来的那股钻劲和韧劲还真不输年轻人,而且还以态度和蔼、办事细致著称。大多疑难顽案,一经他手就会迎刃而解。

  去年5月,辖区内某村发生了一起因老村搬迁改造引发的打架纠纷。派出所民警将双方当事人带到了合好室调解。其中一名叫程某的女当事人,表现极为反常,无论怎么说理讲解都听不进,多方做工作均无效果。后来她干脆拿了被铺,住进派出所。在三番五次劝告仍无效的情况下,派出所里按照有关规定对其依法进行了处理。尽管这样,程某还是赖着不走,大有“长期驻扎”的势头,成了搬不走的“顽石”。

  今年春节过后,老陈下决心要解决这起纠纷。他不止一次地找程某谈话,倾听和记录她的诉求,还设身处地为她设计“维权”路径,指点迷津。老陈一番良苦用心,终于换来对方信任。

  原来,村里老村搬迁时,程某认为村里给自己分配得少了,便认定是村里领导滥用职权,分配不公,并认为派出所肯定和村里领导串通一气,不会给自己秉公处理。于是她搬进了派出所,要求派出所给自己主持公道。但实际上,程某分配到的房子和其他村民一样,并没有“吃亏”。经过老陈的悉心劝导,程某解开了心结,搬出了派出所。

  潜心齐力拔“刺头”

  4月6日上午8点40分,一位年过半百、头发花白的老农冒着大雨,手里拿着一面锦旗,匆匆来到开发区派出所,为分管调解工作的民警和在场的调解员送上锦旗,并连声道谢:“全靠你们的热心帮助、主持正义,使我家拖了3年多的建房纠纷得以解决,否则我们一家不知何年何月才能住上新房,真是太感谢你们了!”

  送锦旗的是开发区某村的村民杜某。4年前,杜某作为住房困难户,所在村和上级有关部门批准其建房,各项审批手续已完备,地块也已确定,但动工时遭到了同村村民应某的阻挠。

  原来,杜某的宅基地在应某的老房子旁边,在动工时弄坏了应某种着的青苗,虽然杜某给了应某一些赔偿,但应某仍要求杜某赔偿3万多元,并以新房子会影响她家的采光等理由阻挠杜某建房。去年7月22日,杜某和应某在建房工地上发生了肢体冲突,双方都进了派出所,由合好室接手调解。

  负责该案调解的是资深调解员老陈和老胡。他俩在首次调解无果而终的情况下,详细分析了案情。凭多年的调解经验,他们认为调解的关键在于做通应某的思想工作。为此,老陈和老胡先后3次来到现场实地察看,并向附近村民了解情况,确定调解方案。老陈和老胡对应某进行法律法规教育,同时又找应某已出嫁的两个女儿,请她们配合调解员做母亲的思想工作。这一招果然奏效,应某最终认错并接受调解,拖了近4年的“刺头”终被拔出。杜某如释重负,他仅用不到1年时间便建起了新房。欣喜之余,他逢人就说:“我现在能住上新房,开发区派出所合好室帮了大忙啊!”

  维护公心削“棱角”

  在调解过程中,调解员总会遇到有些人趾高气扬,不但不配合调解,还会摆老资格出难题,干扰调解的公正。面对这种状况,调解员总能坚持原则、出以公心、排除干扰,维护调解的公正性。

  4月2日傍晚,值班民警向合好室移送了一起本地人与外地人,因货物托运业务引起的打架纠纷。小李是装卸工,在装卸货物时,不小心使货物从车上滚下来,差点砸到路人朱某。受到惊吓的朱某二话不说上前打了小李。事后,小李向开发区派出所报警。

  在派出所,朱某声称自己是一家公司的老板,说话盛气凌人,并提出几项难以实现的条件,使这个案件僵持了好几个小时。

  调解员老施并没有被朱某吓倒,他在民警的配合下,对朱某进行说理、教育,用公心削平其“棱角”:“既然是老板,就应该大度,带头维护社会和谐,给务工人员做出榜样。”这一招果然奏效,朱某的态度很快缓和下来,与小李达成和解。

  关注永康公安

  每日获取 平安资讯

  苦心化“顽石” 潜心拔“刺头” 公心削“棱角”

  合好室“和事佬”:“三心”化解难事


永康日报 警界 00010 合好室“和事佬”:“三心”化解难事 2015-05-27 永康日报2015-05-2700011;永康日报2015-05-2700013;永康日报2015-05-2700014;永康日报2015-05-2700012;永康日报2015-05-2700010 2 2015年05月2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