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9版:警界

全警参与
提升警务实战水平

  市公安局启动“教育训练月”建设精英警队

  全警参与

  提升警务实战水平

  有一流的训练才有一流的精兵,有一流的精兵才有一流的工作。市公安局坚持把教育训练作为提高公安队伍战斗力,推动公安工作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措施,促进公安工作不断向前的重要“助推器”。

  培训紧贴实战

  打造复合型人才

  近日上午,在市巡特警大队的操场上,5米多长的破胎器、一米多高的破窗锤、催泪弹等新式警用器械一溜排开。两名特警就新式装备的使用方法对数十名民警进行培训。龙山派出所民警应华锋感受颇多:“通过实际操作和讲解,很快就学会了如何正确运用这些器械。”

  其实,此次贴近实战的培训正是我市公安局在四五月份开展“教育训练月”活动中的一个缩影。“教育训练工作不仅仅提升了民警个人的综合素质,更是凝聚团队、激发战斗力、营造良好氛围,打造精英公安队伍的重要一环。”市公安局党委委员、政治处主任施一军说。

  从简单地学会驾驶,到如何应对其他汽车冲撞;从接待群众来访报案,到调解疑难矛盾纠纷;从准确制作笔录,到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执法……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决定了公安民警必须同时掌握多种业务技能,来应对各类日趋复杂而又严肃的公安工作。

  准确鉴定是否为吸毒人员;快速冻结电信诈骗嫌疑人的银行账号,尽可能减少受害人的损失;手枪射击时,要快速排除卡弹故障;案发现场,准确提取嫌疑人DNA;快速定位报案者的地理位置;前期懂得护理危重伤病人……这些技能课程都是市公安局教育训练“双课”培训的内容。所谓“双课”,即部门月课,所队周课,指各单位每周会开展一次实战业务练兵活动,每月确定1天为“单位集中业务学习日”。

  “公安民警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很多难题,往往是书本上没有的。而且临场时,民警的心理状态调整也很关键。” 市公安局政治处副主任朱梅雪说。今年,市公安局计划了39个科目共68个课时的部门月课,根据不同警种,结合实际岗位,以实战需求为导向的模式,开展更具针对性的教学培训。

  “不论形式,但求实用”,这是公安在职教育培训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则。4月以来,该局已集中开展了特殊侦查技术、新闻摄影、派出所接处警常见难题化解、档案管理、一点通系统应用、六四手枪射击等13个科目的授课活动。

  此外,各基层派出所还定期派民警到刑侦大队跟班学习审查攻坚、合成作战、视频侦查应用等成熟的工作经验,以实战促学习。通过一段时间的强化,这些基层派出所民警较快地掌握了侦查新技术、新知识、新手段,积累办案经验,回到原单位后,能迅速成为侦查破案的中坚力量,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基层警力不足的压力。

  □通讯员 卞一夫 陈凯璐

  应急处突培训

  建立新警档案

  完善梯队建设

  新民警是公安队伍的未来。培育好每一名新警,既是对其个人的职业生涯负责,也是为整个公安队伍的可持续发展负责。

  市公安局一直把完善队伍梯队建设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对参加公安工作不满3年的新警,市公安局制定了详细的成长培育方案,并建立了新警期个人成长档案。

  该局每年都会组织新警进行一段时间封闭式、军事化的管理集训,重点对新警的公安法律知识、信息应用、群众工作能力、警体技能、警风廉政建设等方面进行培训。使新警迅速进入角色,适应工作岗位,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更重要的是,通过持续3年的培训,新警的职业荣誉感、集体认同感也都有很大的提升,并养成良好的职业操守。

  今年的新警训练从4月27日开始,首先进行的是射击和中长跑两项。为了更加真实地接近实战环境,射击训练由经验丰富的特警教官进行授课,模拟突发状况,从而训练新警快速反应,并正确依法使用武器的能力。

  “平时工作很忙,进行学习和锻炼的时间不多,接触枪支的机会更少。刚开始学射击时有点慌,但经过集中训练,自己在心理稳定、射击技能等方面有了很大提高。” 女警吕珊珊作为一名新警,道出了自己第一次参加系统性训练的感受。

  事实上,市公安局近几年着眼于新警三年抓基础,科学施训、严格教育,取得了较好成绩。新警团队在金华市公安机关新警比武中,连续取得了优异成绩:2013年夺得团体第二名,去年则获得了良好率、达标率居各县市首位的成绩。

  同时,市公安局每年还评选出10名优秀的青年民警,授予“警界新星”的荣誉称号。这种通过评选的方式,大大增强了新警的荣誉感,激发了工作活力,并营造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创新“微”教学

  打破时空壁垒

  今年,市公安局打破以往业务培训乏味、枯燥的弊端,创新性地提出“微课程”网络授课模式。

  所谓“微课程”网络授课模式,就是聘任优秀业务民警为兼职小教官,把平时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好战法总结提炼出来,进行授课。授课内容通过视频采集,最后剪辑成10分钟以内的授课视频在公安内网挂网公开,让全局民警可随时随地下载学习。

  “以往的集中培训,常常会有民警因工作繁忙或出差而错过培训机会。有时候,一次培训还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但‘微课程’恰好弥补了这些不足。”施一军介绍,“微课程”的授课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民警可以在值班间隙、工间操等合适的时间下载观看,并反复学习。

  目前,《案件现场常见DNA物证识别及提取、保存》《六四手枪的射击要领及常见故障排除》等4部教学微视频已经制作完成。

  据悉,2013年年底,市公安局法制大队还创建了专门进行法律讨论的“喵喵微法”微信群。民警在办案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就可以随时在群里提问,其他人也可参与讨论,法制大队的业务骨干则及时答惑解疑。该微信群目前已成为市公安局一个集教学、交流法律知识的全时运作平台。

  此外,该局的治安防控、视频监控等警种、业务领域的微信群也都已建立。这些微信群在提升办案质量、提高执法能力、即时传递信息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文化育警

  塑造“健美”形象

  近年来,市公安局大力推动警营文化建设,在软、硬件方面都花了不少心思。在各个基层所队,单位集体合影、警营生活片段等照片都挂在走廊、楼梯、大厅等显眼位置。有的单位还设置了荣誉室、陈列室。这种做法一方面增强了全体成员的集体荣誉感,另一方面也展现了队伍的良好形象。

  今年,市公安局还积极推动基层所队的阅览室、心理减压室、文体室、健身房、陈列室等新“五小”工程建设,让民警在紧张工作之余,身心得到放松,在单位也有在家的感觉。

  “队伍建设,人是根本。民警因长时间高强度工作,常常需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市公安局政治处副主任卢杰说,“我们不但要为民警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更要营造一个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氛围,在文化育人、氛围营造、生活品质提升等方面下功夫,让民警快乐工作、幸福生活,为队伍的发展打下扎实基础。”

  市公安局每天都会在公安网上刊登将民警创作的散文、书画摄影作品、兴趣小组活动照片等,营造良好的氛围。同时,该局还成立了书画、舞蹈、摄影、太极拳、足球等16个文体兴趣小组,利用业余时间定期开展活动。

  本月11日起,市公安局的舞蹈兴趣小组还专门邀请了瑜伽老师,在每周一三五中午的休息时间,开展为期两个月的瑜伽课程。该局办公室的童彤是舞蹈兴趣小组的一员。她表示,平时上班都坐着,对着电脑工作,导致颈椎、腰椎都“出了状况”,通过参加舞蹈、瑜伽等活动,不断能锻炼身体,也能放松放松紧绷的神经,释放工作压力,一举两得。


永康日报 警界 00009 全警参与
提升警务实战水平
2015-05-27 永康日报2015-05-2700007;永康日报2015-05-2700008;永康日报2015-05-2700011;永康日报2015-05-2700010;永康日报2015-05-2700012;永康日报2015-05-2700006;永康日报2015-05-2700013;永康日报2015-05-2700009 2 2015年05月2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