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轻松环境,制定合理作息计划
家长无论多忙,都要抽时间多陪陪孩子
家有考生看过来②
□记者 章芳敏 黄根根
饮食作息
按照往常一样进行
田先生平时忙于工作,可对孩子的教育,他们一家从不松懈。特别是女儿小田即将要参加高考,一家人更是坚持不懈做好服务工作。不论严寒酷暑,田先生都一如既往地接送小田上下学;不论考试成绩好坏,一家人都会给小田加油鼓劲。
小田是永康一中理科班的学生。如今距离高考只有两周时间了,小田不免有些许紧张:“爸爸,如果我考不好,你会怪我吗?”田先生笑着说:“只要你努力了就好。考得好,你将来可以填报的大学多一些;考不好,你也一样可以上大学。不管高考成绩如何,爸爸都不会骂你。”
为了避免给孩子增加压力,田先生一家按照往常的时间作息,饮食也没有特别改变。“关于饮食和作息,我还是按照往常一样,没有改变。我担心如果改变以往作息、饮食规律,怕给孩子带来压力。”田先生说,小田的中餐和晚餐都在学校就餐,早餐有时候家里吃,有时候外面吃。每天晚自习下课后,田先生都会去学校接小田回家。学习上帮不了什么忙,但作为考生家长,后勤工作一定要做好。
田先生说:“相比那些在乡下就读的考生,城区的考生还是有主场优势的。因为考场就设在自己学校里。”
无论多忙
多在家陪陪孩子
骆先生在我市一家知名企业上班,而妻子胡女士是一名教师,夫妻俩平时的工作都很忙。女儿小骆是一名高三学生,今年即将参加高考。随着高考的临近,骆先生一家比往常更忙了,每天早出晚归,都围着女儿小骆转。
“高考是孩子人生中的重要转折点,就剩这么几天了,我们夫妻俩再忙也要在家陪孩子,不让她有孤军奋战的感觉。”骆先生夫妇说。
这段时间,骆先生成了全公司最早上班的人,原来为了送女儿上学,他每天五点起床,送女儿到学校后就早早到公司上班。为了多陪陪女儿,胡先生还推掉了晚上的加班。为了让女儿吃到新鲜而可口的食物,他和妻子轮流下厨给女儿做夜宵。“虽然睡眠时间少了,但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再苦再累也值得。”骆先生笑着说。
有一次,小骆生病打吊针,全家人都请假到医院去陪她。小骆是一名独生子女,家人宠爱无可厚非,同时她也是个懂事的孩子,家人的疼爱不但没有增加压力,反而让她全身心投入高考复习中。
.她觉得:“高考压力多少总有一点,可如今的高考,不再是一考定终身。如果没有考进名校,还可以通过考研再进入自己心仪的大学。我只要正常发挥就好。”
制定劳逸结合的
学习计划表
“上午复习语文和科学,下午复习数学和英语等。”家住花街镇方村的小陈说,语文和科学考试时间安排在上午9:00到11:00,所以要把这段时间留给语文和科学的复习,这样才能把最佳状态调整到相应的考试时间里。
小陈是一名花街初中的学生,6月11日中考就要开始了,她特意制定了一份详细的复习计划表,准备在剩下半个月的时间里,合理科学安排时间,发起最后的冲刺。
在父亲陈海的眼里,女孩儿小陈一向很懂事。“女儿学习刻苦,成绩也比较理想,基本上不用我操心。我要做的事情主要是督促她多休息,多到外面活动。”陈海认为,学习和文体活动要交替安排,不要长时间地学习。
“父亲平时比较关心我的健康。”小陈认为,自己的学习成绩已经基本定型了,现在要注意的就是要劳逸结合。一方面复习巩固语文、英语等优势科目,在考试中发挥优势作用;另一方面,侧重加大数学这门薄弱学科的复习力度,确保不要拖总成绩的后腿。
“学习计划有这样的一条规定,我每天要抽出一定的时间进行体育活动。在家就打羽毛球、爬山或骑自行车,在学校就安排散步、打排球等活动。”小陈说。
2015年高考、中考的脚步越来越近,考生们的复习也进入冲刺阶段。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往往都会对考生们产生影响。那么,作为有考生的家庭,如何“全家总动员”帮助孩子迎接人生中的这一次大考呢?22日,记者采访了10位做得比较好的家长,请他们谈谈如何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复习环境,供大家参考。
创造轻松环境,制定合理作息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