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9版:特别报道

我市哪些职业病最高发?

  提起职业病,大多数人都不会感到陌生。的确,近年来,职业病危害已经逐渐超过安全生产事故,成为威胁人们健康和生命的头号敌人,再怎么关注都不为过。据相关部门统计数据,尘肺、噪音性耳聋、职业中毒等职业病正日渐成为我市广大职工的“健康杀手”。

  在这里,趁着4月25日至5月1日的2015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余温未退的时机,让记者带着大家一起来关注一下职业病这个话题吧。

  我市哪些职业病最高发?

  尘肺、噪音性耳聋、职业中毒位列“健康杀手榜”前三

  □记者 李凌灏 通讯员 朱青云

  1、在确定的职业危害作业场所的醒目位置设置职业病危害警示标志。

  2、电气焊作业操作人员应注意作业环境的通风或设置局部排烟设备。

  3、接触粉尘的人员,在作业时应正确佩戴防尘口罩,把粉尘污染降到最低。

  4、进行噪声较大的作业时,作业人员要正确佩戴防护耳罩,并尽量减少作业时间。

  5、加强对作业人员的职业病危害教育,定期组织培训,了解危害,掌握防治方法。

  6、防治苯及其化合物中毒必须采取综合措施,改进工艺,加强防护,加强环境监测,定期体检。

  7、从事防水、喷漆等接触有害物品作业的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保持场所通风。

  8、从事职业危害作业的职工应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定期进行体检。

  9、在地下等封闭场所进行作业时,要采取强制通风措施,并配备有效的通风设备。

  “职业病,预防是关键。”市安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职业病防治法》明确要求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工作场所应当符合下列职业卫生要求:有与职业病危害防护相适应的设施;生产布局合理,符合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的原则;设备、工具、用具等设施符合保护劳动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等。

  同时,用人单位还要积极配合安监部门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监督检查,大力推进生产工艺改革,加强生产场所通风净化。比如,采用低毒或无毒原料代替高毒或有毒原料,努力开发无毒无害的新型原料,逐步改造和更换敞开式、不安全、污染重的陈旧设备,努力实现密闭化作业,减少毒物危害等。

  此外,切实做好个人防护工作对预防职业病同样重要。用人单位必须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并为劳动者提供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比如防护口罩、防毒面具、防护眼镜、手套、围裙及胶鞋等。

  《职业病防治法》还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普及职业卫生知识,督促劳动者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尘肺是我市最常见职业病,电焊工、打磨工是高发人群

  来自江西的张明(化名)今年56岁,前几年他来到我市一家模具厂打工。每天在车间工作8小时,半年以后,他就觉得身体不舒服,老是咳嗽。张明告诉记者,模具厂车间里粉尘很大,而他连口罩都不戴。除了不断咳嗽外,还出现了胸闷、胸疼等症状。一年后,他去医院检查发现自己到了尘肺病二期。

  尘肺是目前最常见的职业病之一,尤其是在我市这样一个以五金机械制造为支柱产业的城市,尘肺更是时有耳闻。

  市疾控专家介绍,从我市情况来看,电焊工、打磨工是尘肺病的高危人群。电焊、打磨的时候,都会产生很多细小粉尘,很多工人为了工作方便一般都不戴专业防尘口罩,或是不顾风向,再加上工作环境通风条件不好,很容易患上尘肺。目前尘肺病没有特效药,一旦患上,即使能够及时发现,也会对病人造成终生伤害。

  市安监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我国颁布了一系列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法律和条例,使尘肺防治逐步纳入了法制管理轨道,并且制订了职业危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在技术方面,要求企业改革工艺过程、革新生产设备,采取湿式作业、密闭抽风除尘措施,并加强个体防护与个人卫生,结合劳动者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均衡营养、加强锻炼,进而达到防护的目的。

  “但当前一些企业在安全防护方面仍没有做到位,尤其对新入职、在职员工的体检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职业健康体检率较低,导致没法及时发现病情。”该负责人表示。

  噪音性耳聋发病增多,噪音环境下工作须警惕

  今年41岁的胡进祥之前在我市一家保温杯制造企业打工,平时主要负责钢管裁割。今年他到另外一家企业应聘,入职前,胡进祥在体检中发现,自己竟然患有噪音性耳聋。

  这时,胡进祥才意识到,自己听力下降竟是裁割噪音惹的祸。胡进祥告诉记者,他从事钢管裁割工作四五年了,近段时间,他的听力下降,看电视的时候感觉声音小,调到最大声,甚至有时候打电话都有些吃力,听不太清楚对方说话。

  市疾控专家介绍,噪音性耳聋是职业病的一种,从近几年我市的发病情况来看,其发病率不断上升,应该引起大家警惕。我市很多企业的制造车间噪音大,特别是冲压及机械加工作业的环境,降噪也不到位,工人防护意识淡薄,平时很少按要求戴耳塞,很容易造成不同程度的耳聋现象。

  据了解,噪音性耳聋的主要表现是进行性听力减退及耳鸣,它的早期症状并不会对听力造成很大影响,只有借助听力计才有可能检查出来。等到后期,患者就有可能感觉听力障碍,严重的还有可能会导致全聋。

  该专家提醒,虽然噪音性耳聋危害大、难治愈,但可以在日常工作中有效防护。在噪声环境下作业的工人必须做好听力防护,可以选择配戴防声耳塞、耳罩或防声帽等;其次用人单位要做好健康监护,定期安排工人进行体检,在职业档案内建听力记录,以便及时发现噪声敏感者和早期听力损伤者。

  此外,近年来,职业中毒患者也屡见不鲜。作业时要接触油漆、粘合剂、铅等有毒物质的人员应尤其重视个人防护,保证作业场所通风,正确佩戴口罩等防护用具。

  职业病可防可控,企业应强化主体责任意识

  上岗前不体检,入职后查出职业病由所在企业负责

  “有一种情况,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都要注意。”市法律援助中心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有些职工在入职的时候,没有做过体检,但几年后查出职业病,虽然可能不是这个企业的工作环境造成的,但根据目前我国的法律,上岗前没有体检的,在岗期间检出职业病,都需要职工目前所在的企业负责。

  有的企业主为工人岗前体检的意识很淡薄,以为省了事,其实在不知不觉中却做了“替罪羊”。正是由于企业缺乏自我保护意识,造成员工进单位没有多长时间就查出患有职业病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也充分证明了岗前体检的重要性。按照国家规定,企业有组织接触职业病危害劳动者的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应急职业健康检查的责任。

  须注意的是,从事有不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作,检查的项目须根据我国《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的规定来安排。例如曾在矿场工作或长期从事电焊、打磨行业的新入职员工,要做胸片检查;如果是油漆工,血常规检查是必不可少的检查项目。

  此外,还有一个问题需引起劳动者的重视。根据《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劳动者可以在用人单位所在地、本人户籍所在地或者经常居住地依法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金华市现有三家医疗机构可诊断职业病,分别是金华市职业病防治所、武义县杨家医院(诊断尘肺)、东阳市横店集团医院(诊断职业中毒)。

  职业病预防小贴士


永康日报 特别报道 00009 我市哪些职业病最高发? 2015-05-25 永康日报2015-05-2500007;永康日报2015-05-2500031;永康日报2015-05-2500022;永康日报2015-05-2500034;永康日报2015-05-2500017;永康日报2015-05-2500026;永康日报2015-05-2500013;永康日报2015-05-2500020;永康日报2015-05-2500027;永康日报2015-05-2500011;永康日报2015-05-2500005;永康日报2015-05-2500006;永康日报2015-05-2500012;永康日报2015-05-2500014;永康日报2015-05-2500016;永康日报2015-05-2500019;永康日报2015-05-2500021;永康日报2015-05-2500025;永康日报2015-05-2500028;永康日报2015-05-2500032;永康日报2015-05-2500033;永康日报2015-05-2500024;永康日报2015-05-2500009;永康日报2015-05-2500010;永康日报2015-05-2500015;永康日报2015-05-2500018;永康日报2015-05-2500023;永康日报2015-05-2500029;永康日报2015-05-2500030;永康日报2015-05-2500008 2 2015年05月2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