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9版:经济开发区

为农房改造规划建设“把脉问诊”

  □记者 徐敏

  荆山陈村现有农房布局比较乱,路网布局不成体系,建筑质量和品质一般,防火、防灾等方面存在较大隐患,基础设施比较缺乏。结合村里的实际,该村今年启动了农房改造。农房改造涉及的村民共757人,规划用地主要分两个区块,总面积约11.3万平方米。

  前期,规划建设分局的工作人员结合该村实际,初步制定了多层建设或高层建设两套方案。根据这两套方案的规划示意图,多层是按照“一户一宅”的方式规划建设,高层则主要分12层和18层的建设,分140多平方米和90多平方米两种户型,可建972套套房。

  在听取了规划建设分局工作人员高层规划和多层规划的介绍后,该村与会的党员干部开始议论纷纷: “如果建高层的话,相当于人均一套住房还有多,利用率将大大提高了。”“高层的设计不见得适合我们村,很多村民还是喜欢住在‘有天有地’的房子里,并不习惯住在套房里。”……

  高层有高层的通透,多层有多层的便利,该村在农房改造中遇到了一个各有利弊的选择题,该怎么选,让村里的党员干部犯了难。

  “时代在不断地进步和发展,80后、90后逐渐成了企业员工的主力军,他们对住宿生活条件的要求也越来越‘挑剔’,很多年轻员工找工作时首先看的是公司住宿条件好不好,如果宿舍里没有空调或热水器等设施,人家可能扭头就走了。荆山陈村住着8000多外来人口,房屋出租是很多村民的收入来源。可是,如果房屋出租条件不与时俱进,出租市场也可能会遭遇‘滑铁卢’。” 朱长林向与会人员分析了相关政策、企业“机器换人”的情况等。

  朱长林说,农房改造是惠及民生的工程,建议在最终确定农房改造方案前,党员干部要向村民做好农房改造规划方案的解读,交由村民民主集中讨论,做好民意调查。

  吕群勇指出,荆山陈村党员干部现在风气都已变好,也受到了村民的肯定。但村里的一些遗留问题依旧存在。如何破解,需要党员干部谨记前车之鉴,齐心协力,在工作中要注意方法,争取为村民谋得利益的最大化。同时他要求,各联建单位要结合该村村情难题给予帮扶,更快更好地助力荆山陈村的各项建设。

  15日上午,副市长吕群勇,经济开发区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朱长林带领联建先进村党组织、联建“双强”两新党组织以及开发区规划建设分局的相关负责人来到开发区荆山陈村,开展“一牵四联”回访活动。吕群勇一行此次回访的重点是对该村的村情难题进行“把脉问诊”。

  市领导“一牵四联”到荆山陈村回访

  为农房改造规划建设“把脉问诊”


永康日报 经济开发区 00009 为农房改造规划建设“把脉问诊” 2015-05-21 822 2 2015年05月2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