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大家都支持 近半数已行动
![]() |
![]() |
![]() |
![]() |
带动老乡一起做分类
姓名:李先生 年龄:42岁 职业:外来务工者
“实话说,垃圾分类我不懂。但是,我会配合房东做好垃圾分类工作。我也会告诉老乡,让他们也做好卫生工作。”租住在城西新区华村的李先生告诉记者,他一家人来自贵州,目前他在城西新区企业上班,妻子摆摊做烧烤。
这几天,村里开展垃圾分类行动。李先生也接到了房东关于垃圾分类的告知。李先生就和妻子开始清理房前屋后的脏乱点,并仔细学习了“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的区别。
见到李先生一家在打扫卫生,周边的老乡也纷纷拿起扫帚开始整理房间。李先生还向老乡们介绍起垃圾分类应该怎么做。简单地说,就是会腐烂和不会腐烂的一定要分开放。经过李先生一番讲解,老乡们也意识到环境卫生的重要性,都说以后一定要把垃圾分开放。
“永报姐妹花”随机调查20位市民
□记者 章芳敏 周灵芝
3月6日,我市启动了家庭生活垃圾分类“一十百千万”工程,力争通过三年努力,家庭生活垃圾分类准确率达90%,家庭垃圾分类合格户达90%,各村参与垃圾分类投放的家庭达100%,家庭成员培训率达100%。
近日,“永报姐妹花”记者就我市垃圾分类市民支持程度作了随机调查。结果显示,20名受访者都赞成垃圾分类,其中,9名受访者已经实施垃圾分类。
记者手记 >>>
让垃圾分类成为习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垃圾种类日趋复杂。那么,如何更好地处理垃圾呢?垃圾分类自然成了解决垃圾问题最好的途径。
什么是“垃圾分类”呢?简单地说,就是将垃圾分成三类:有害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和可回收垃圾。像废弃的电池含有金属汞、镉等有毒的物质,会对人类产生严重的危害;土壤中的废塑料会导致农作物减产。因此回收利用可以减少危害。此外,垃圾中的其他物质也能转化为资源,如食品、草木等可以堆肥,生产有机肥料;垃圾焚烧可以发电、供热或制冷等等。
目前,垃圾分类行动刚刚开始,人们的分类意识还需加强。特别是在农村,一些上了年纪的家庭主妇还不清楚如何将垃圾归类。此外,农村还居住着大量的外来务工者,平时卫生习惯不好,这也增加了垃圾分类的管理难度。
可是,我们坚信:只要人人重视,就一定能把垃圾分类做好。习惯都是慢慢养成的。也许第一天进行分类,你觉得很难。可是,如果你第二天、第三天乃至以后都坚持下去了,那么也就自然而然会养成分类习惯了。
为了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为了节约资源,我们应把日常的生活垃圾及时进行分类并且回收再利用。
平时不知不觉已经在分类垃圾
姓名:李阿婆 年龄:65岁 职业:家庭主妇
李阿婆所在的城西新区华村是全市垃圾分类的示范村。
连日来,在村干部的言传身教下,李阿婆已经能熟练区分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垃圾,并养成了分类投放的习惯。
“先前,我也不知道什么叫‘垃圾分类’。”李阿婆说,她以卖菜为生,平时家里的一些蔬菜果皮都舍不得扔掉,因为可以拿到菜地当肥料。还有那些塑料瓶,她也放着卖给收废品的人。听了垃圾分类讲座后,她以后会把剩菜剩饭也放起来,拿到垃圾房处理。
华村目前有常住人口1100多人,也是城西新区人数较多的村庄之一。记者调查发现,有的村民在日常生活中已经不知不觉地分类处理垃圾了。
据了解,为了更好地鼓励村民做好垃圾分类,村里对于正确分类垃圾的村民,发放小礼品作为奖励。此外,该村还将新增垃圾车,便于将餐厨垃圾和其他垃圾分开运送。
废旧电池村里有偿回收
姓名:黄爱琴 年龄:47岁 职业:村妇女主任
“这个月开始,我们村里要求进行垃圾分类处理。瞧,村民们热情都挺高的。”小东陈村妇女主任黄爱琴介绍。日前,一走进该村,就看到全村100多户村民家门口都摆放着两只垃圾桶,一只标有“厨余垃圾”,而另一只标着“其他垃圾”,房前屋后也都打扫得干干净净。
小东陈村目前有常住人口317人,而外来人口有600多人。自从村里召开垃圾分类座谈会后,村民们纷纷表示要“让垃圾分开旅行”。只是,外来人口多,难于管理,村民们都为此犯了难。
有人建议,如果谁垃圾分类做得好,就有奖励,而做得不好,就要进行处罚。奖惩机制一出台,房东就告知自家的租户,他们也纷纷表示赞成这种做法。此外,为了鼓励大家养成有毒有害垃圾的集中处理习惯,村里还对废旧电池等垃圾进行了有偿回收。村民如果将废旧电池拿到集中点去放,可以拿到现金奖励。
近段时间,小东陈村建起了垃圾房,将村民们的厨余垃圾堆放到垃圾房里,然后盖上玻璃盖进行发酵。发酵形成的肥料,村民们可以免费取用。“现在垃圾这么多,如果好好回收利用,不仅美化环境还节约资源。”黄爱琴笑着说。
分类垃圾箱里仍有放错的垃圾
姓名:小吴 年龄:24岁 职业:上班族
刚大学毕业参加工作的小吴家住锦绣江南小区。一说起垃圾分类,她觉得这种美化环境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好事一定要多多提倡。“平时倒垃圾,我们就顺手拿到楼下扔进了垃圾桶。虽然在家里是进行了垃圾分类,可倒垃圾时候又混在一块了。”小吴说,“我觉得,倒垃圾的地方也要多放几只垃圾桶,这样可以更好地分类。”
小区里设置了许多分类垃圾箱。小区居民也都有较强的垃圾分类意识。可是,小区保洁员清理垃圾时,在“可回收”垃圾箱里,依然会找到“不可回收”的垃圾。那么,这些垃圾又为何会错位呢?
“有时候光线不好,特别是晚上,我去扔饮料瓶都分辨不清哪只是‘可回收’垃圾箱,有时候就扔错了。”小吴觉得,垃圾箱上面的“可回收”和“不可回收”这几个标识性字体应该更醒目些。
小吴认为,垃圾投放有序了,市容改善了,环境变好了,最大的受益者是居民。不论晚上散步还是晨起锻炼,好的环境总能愉悦身心。
既服务到人
更服务到心
YBJMH
小东陈村在分发垃圾分类资料
分类垃圾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