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识别与干预
![]() |
□通讯员 程兴福
随着老龄社会的来临,一种介于正常老年和轻度痴呆之间的认知功能受损状态——轻度认知损害(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逐渐引起医生的重视。由于MCI是痴呆的高危人群,而且MCI 具有相对可逆性,因此早期发现并及时进行适当干预治疗就显得非常关键。
早期识别MCI,在生活中应注意以下五个方面:
1、主观和客观依据:正常老人和MCI均有主诉记忆力不佳,但MCI有明显的客观证据,而正常人缺乏客观证据。
2、对日常生活影响的严重程度:正常人不影响或偶尔影响日常生活,而MCI明显影响日常生活。
3、部分和全面认知损害:正常老人仅记忆力下降,而MCI要涉及记忆以外的认知功能缺陷。
4、情感反应:正常老人对记忆力下降有明显的焦虑紧张,且有“恐痴”综合征,而MCI者这种情感则比较轻。
5、进展速度:正常老人记忆力下降是非进行性的,多年以后仍然维持现状,而MCI是进行的,不予干预则大多日渐严重,乃至痴呆。
目前关于该病干预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非特异性干预:评估危险因子,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抑郁等,积极控制危险因素是目前被广泛证实有效的干预措施。
2、改变生活方式:首先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其次是合理膳食,营养均衡;最后,积极乐观的心态对改善大脑功能亦具重要作用。
3、认知训练:研究表明采用记忆加强训练可明显改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记忆功能。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动脑多学习,如看书读报、下棋、看电视、与人交谈等。
4、药物干预:目前MCI的治疗药物主要参照痴呆的治疗。这些药物均需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使用。
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识别与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