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社会点击

胡氏宗谱记录日军暴行

  □记者 徐庆丰

  在本报刊登征集抗战实物线索的消息后,一位84岁的读者专程来到本报,他拿来一本《龙山胡氏宗谱》,上面记载了抗战期间日军飞机几次轰炸永康城的情况。

  这名读者叫胡德安,是唐先镇大后村的一名普通农民。他告诉记者,这本《龙山胡氏宗谱》修于1930年。他的父亲胡绍脚是一名1928年就入党的老党员,在1942年,他父亲与村里几位管事的人有感于日军在永康所犯下的滔天罪行,特别在宗谱中新增文章《龙山宗祠被炸记》,记录日寇的暴行,让子孙后代匆忘这段历史。

  宗谱中记载:七七卢沟桥战祸一开,京都、省城相继沦陷。浙西富庶之地,固为倭寇占领,实其括囊。故浙江省党部、省政府各机关纷纷搬迁浙东,间有驻节永康为策。应机宜之需要,因此机关林立,致被汉奸密探,侦查循环机声隆隆,亦于斯时而起想吾永固非驻军之地,又非军械储藏之区,虽频匕目见,往还数年来尤幸,依然无恙。不料倭寇以扰乱为宗旨,二十九年(1940年)夏,飞机三架轰炸县政府头门及县前大街、郎家(大司巷南端)、学前、沿城数处,死伤人民达五六百之多……

  对于1940年夏日军对永康城的轰炸,相关资料鲜有记载。但胡德安却是这段历史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他说,当时他9岁,还有一些那时的记忆。父亲带他到城里玩,前几天日军飞机对永康县政府等地进行了轰炸。胡德安亲眼目睹了永城被炸后的惨象,很多同胞被炸死炸伤,有的人的身体被炸裂,无人收尸惨不忍睹。

  宗谱中又记载:本年(1941年)农历三月十七,飞机十七架;廿七,飞机三十二架,二日之残暴,工作自汽车码头起,西至溪下街,郎家东平河,东庐埠永宁坊止,均系放炸燃烧约计店铺一千余间,房屋五千余间,悉成灰烬,瓦砾堆积,见者凄然……

  对于1941年间的这两次轰炸,档案局、永康政协文史委、永康党史办等部门都有相关书籍详尽记载。日军从1939年至1942年间,至少4次对永康城进行了较大规模的轰炸,生命财产损失,难以计数。

  胡德安一直把这本家谱视为宝贝,经常要拿出来翻一翻。他似乎听到父亲的教诲:勿忘国耻。胡德安说,在他17岁那年,父亲因为劳累过度,英年早逝离开了他和母亲,没能等到全国解放之日。解放后,胡德安加入了中国共青团,又在1954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过村长、村支书等职务。

  日机疯狂轰炸永城 生灵涂炭

  胡氏宗谱记录日军暴行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

  史料见证抗战

  胡德安展示《龙山胡氏宗谱》。


永康日报 社会点击 00007 胡氏宗谱记录日军暴行 2015-05-19 435 2 2015年05月1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