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特别报道

爱自然 爱社会 爱阅读

  □记者 陈慧

  在我市芝英镇,有这样一所幼儿园:它占地不大,只有1700多平方米,在那里就读的小朋友不多,还不到200名,里面的设备并不“高大上”,只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添加了许多自己的创意。但是,它于细微处见用心,形成了自己的教育特色:用绿色创意丰富幼儿园的内涵。它,便是芝英镇中心幼儿园。

  该园园长楼映虹说:“由于受场地的限制,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让有限的空间发挥无限的可能,并且结合地域的特点,挖掘比较容易采集的低结构材料,用它们改良教学环境,丰富幼儿的活动材料与多元体验,在保持幼儿园‘底色’的同时逐渐形成自身的‘特色’,依托实验幼儿园共同体优势,不断提升教育品质。”4日,记者走进这所幼儿园,看到教师与儿童的作品,不禁感叹他们的良苦用心。

  爱自然

  爱社会

  爱阅读

  芝英镇中心幼儿园校园生活多姿多彩

  来自实验幼儿园共同体的报道①

  都说孩子天性爱玩,可是到了芝英镇中心幼儿园的绘本馆,孩子们出人意料地安静下来。绘本馆内摆着一张书桌,上面摆着鲜花、铺着桌布,一角还设有几张小沙发。孩子们或坐在书桌上,安静地“读”着彩色绘本,或倚在沙发上,徜徉于书海。读累了,就走到“书袋”前换一本书,或者在双层长榻上躺一躺,翻几个滚。

  在绘本馆的墙面上,是一排排错落有致的书袋,它们可是用废旧的文件夹制成的噢。这些书袋用幼儿喜闻乐见的卡通形象分为三个大区域,每个区域的书籍上都标有相应的标识,如海底世界区每本书的封面上都贴有小鱼的图案,这样一来,孩子们看完后就不会找不到书的“家”啦!

  许多人对这个绘本馆的第一印象是“安静、温馨”,记者同样感受到了这一点。“孩子们该玩的时候就玩,该看书学习时就要安静专注。我们希望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让孩子们爱上阅读、学会阅读,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楼映虹表达了自己心目中的愿景。她说,幼儿园在发展过程中需追求“特色”,但不能忘了“底色”,今后,他们仍将关注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优化,与此同时,以课题为引领,让幼儿在“悦读”中快乐成长。注重“底色”形成“特色”,两者相互融合,让芝英镇中心幼儿园这幅画卷愈发厚重,具有文化内涵。

  在芝英镇中心幼儿园的三楼,记者看到一群正在作画的小朋友。他们一边和同学、老师交流作画心得,一边用回形针,把刚完成的作品别在篱笆展示架上。

  在每个教室外,靠走廊的墙面上,都设有这样一条别着幼儿作品的展示架:由木质篱笆构成,没有用胶水,也没有用钉子,而是用线和五颜六色的纽扣固定。远远望去,好像一面面移动的画廊,画风时而跳跃,时而童趣,与教室充满爱心与创意的构想相得益彰,令人感叹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老师们精彩的创意。

  “怎样才能完好地展示幼儿作品又能保持墙面的整洁并具有美感?我们做了不少尝试,用胶带、用挂钩……我们反复地在实地进行考证。最后,那质朴的篱笆跃入了我们眼帘,那一颗颗斑斓的小小钮扣宛若盛开在原野的花朵,它们则是用来固定作品和篱笆的。白色的篱笆、彩色的钮扣、稚拙的作品,映衬在黄绿相间的墙面上,更是增添了几番乡野情趣。在设计上,我们充分以幼儿为本,不仅考虑安全、美观、环保等因素,更是让每个孩子都可以轻松地把自己的作品挂上展示架,培养良好习惯体验成功的喜悦。而且这还是一条可移动的艺术长廊,因为我们的走廊防护弱,遇上雨天或大晴天,随时能把画廊搬到室内,以免幼儿作品受损。”楼映虹说,这让孩子爱护自己作品的同时,也降低了画廊的维护成本。用移动的画廊美化校园,温馨而又充满爱心,让幼儿园变得像家一样,又能循环利用,绿色又环保。

  采访中,记者看到了在创意坊内制作手工作品的小朋友。他们拿着从校外捡回来的枯树枝,用五彩的线缠出一幅幅唯美的“网”,当成艺术品挂在墙上。墙上还有纽扣拼成的果树、彩虹等,甚至还有一棵树皮拼凑成的大树,树上挂着染成绿色的帽子,当做它的叶子……整个房间充满了大自然的气息。

  走在创意坊内,我们仿佛能看到属于童年的那份纯真与快乐:周围的一切都是新奇的。来自大一班的一位小朋友说,创意坊是他最喜欢的地方,不论是穿上画衣,拿起画笔,画出自己心中五彩的世界;还是就地取材,拿个废旧的瓶子,绘出人形;又或者在春天里,安静地在创意坊外,感受门前植物萌动的喜悦,都带给他无限的快乐。

  一位老师说,创意不限于去什么地方,用什么材料,做什么特别的事情,一草一木,都能激发孩子们的创意,都能让我们的家变得更美丽更温馨。果然,一年不到,创意坊外的植物俨然成了绿色小森林,坊内每个角落都摆放着孩子们的小作品,原本已废弃的瓶子、废旧盒子,在这里都发挥了作用,在孩子们的创意中变废为宝,成了教室里的装饰品。孩子们看着它们,满心的荣耀与自豪。

  移动的艺术长廊 让人感受家的温馨体会绿色环保理念

  创造温馨环境

  形成热爱阅读的特色

  “商场”内购物 享受表达与交流的乐趣

  崇尚自然风 就地取材让孩子发挥创意

  走进中二班,记者便被入口处的麻辣烫小摊吸引:摊上的小吃逼真诱人,经济又实惠,那是用泡沫串成的各色烤串,教室一角还有用纸做的包子、饺子等点心,还像模像样地在一旁放了一口锅。这可不是卖场,而是中二班的活动区——“风味小吃街”。

  除中二班的“风味小吃街”外,大一班的花店,满眼都是塑料和纸张制成的五颜六色的鲜花,充满春天的气息;大二班的甜品站,摆放着泡沫制成的各色甜品,棒冰、甜筒等一应俱全;中一班的美发区,摆放着洗发水、吹风机模型、卷发工具。各式各样的小作品、小用具,把校园装扮成一个趣味十足的小集市。

  在每周五的“快乐串串门”活动中,大中班四个班级的孩子都会到其他班级的“集市”“串门”,体验现实生活中的商品买卖。孩子们到班里的“取款机”处取“钱”,到大二班的甜品站购“甜品”,在大一班的花店购鲜花,在中一班的美发区美发。

  大一班的一位小朋友说:“我喜欢美发区,可以做自己感兴趣的发型,还可以和同学讨论什么发型适合自己。”大二班的一位小朋友则兴奋地表示,还是最喜欢“风味小吃街”,可以用烤箱烤真的食物,还能卖给其他小朋友呢,就像真的商场一样。

  中二班的卢菲飞老师说,在活动中能教会孩子们一些生活中的规则,如怎么买东西,怎么和店主交流,讨价还价,寓教于乐指导他们与他人沟通,表达自己的心情与喜好,促进幼儿社会能力的发展。


永康日报 特别报道 00004 爱自然 爱社会 爱阅读 2015-05-18 永康日报2015-05-1800016;永康日报2015-05-1800017;永康日报2015-05-1800012;永康日报2015-05-1800015;永康日报2015-05-1800010;永康日报2015-05-1800014;永康日报2015-05-1800011;永康日报2015-05-1800008;永康日报2015-05-1800020;永康日报2015-05-1800007;永康日报2015-05-1800013;永康日报2015-05-1800022;永康日报2015-05-1800018;永康日报2015-05-1800019;永康日报2015-05-1800009;永康日报2015-05-1800024;永康日报2015-05-1800023 2 2015年05月18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