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把材料关 推行“积分制”和永久性标牌制
建设局:用工程质量撑起建筑脊梁
![]() |
![]() |
![]() |
□记者 李凌灏 通讯员 章毅 吕将
落实建筑企业“积分制”
引导工程创优争先
“打非治违”严防质量通病
质量问题投诉同比下降
去年是我市建筑行业凯歌高奏的一年,工程质量得到了长足发展。这一年,我市创建金华市建设工程“双龙杯”优质工程奖6项,获省“钱江杯”优质工程5项,成为创建省优工程最多的县市;树立永康市标准化管理“标杆工地”2项、金华市标准化工地4项,建筑工程竣工交付使用一次验收合格率、在建保障房受监率和工程质量一次验收合格率均达到100%;新建民用建筑全部执行建筑节能标准……全行业大力推进转型升级、提升质量,实现了行业从量到质的大发展、大跨越。
当然,骄人成绩的背后,必然少不了严格的工程质量监管。
“钢筋、砂石、砖块等这些建筑材料运达工地时,都要经过严格检查,发现质量不达标,就不能投入使用。”日前,市建设局建筑业管理科科长吕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我市所有的建筑材料在进入工地前都要经过好几道“关卡”,建筑企业自查、工程监理单位复查,并抽样送检复试合格后才能使用。建设局质监站也要对主要建筑材料进行不定时抽查。一旦发现使用不合规的建材,建筑企业将面临严厉惩处。
“建筑企业也是有积分的,就像市民驾驶证违规扣分一样,一旦有违规行为就将按情节严重进行扣分,当分数扣到一定程度,将会在今后的招投标等方面受到诸多限制,严重的还会被清退出我市建筑市场。”吕将说,我市修订的《永康市建筑业企业诚信管理规定》,将工程日常管理质量安全巡查、检查通报的记录与资料诚信、人员到位等方面相结合,作为企业诚信考评的依据,同时大力落实《永康市关于规范建筑业企业项目部管理的意见》,督促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
据了解,在严格监管的基础上,我市在引导工程创优上也颇费心思。一方面,在招标时就进行成本核算,保证合理造价,从源头确保工程质量。另一方面,市政府还出台了《关于促进建筑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对创建精品工程、优质工程的企业予以经济、政策方面的奖励,引导其多做工程,做好工程。
“打非治违”严防质量通病
质量问题投诉同比下降
近年来,市建设局严格落实《永康市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暂行管理办法》,开展住宅工程分户验收,落实质量责任,并大力加强对施工图设计文件、施工许可、施工过程、竣工验收备案等建设环节的管理,加强工程施工过程监管。同时,为提高住宅工程质量,预防工程质量通病,我市制定下发了《永康市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控制措施暂行规定》,使得建筑工程一般性质量问题投诉大幅下降,结构安全、重要使用功能质量问题实现“零投诉”。
同时,我市还深入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大力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严厉打击工程建设领域违法违规行为。
突出重点实行“阳光建设”
保障房工程成全省先进典型
这项保障性住房工程由哪些单位参与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具体的项目负责人是谁?何时竣工?2011年7月1日后竣工的保障性住房工程上的标牌随时都可以为你解答这些问题。
随着我市保障性住房工程永久性标牌制度的全面推行,建设项目不仅可以更广泛地接受社会监督,也将成为工程质量责任主体和各方责任人的“成绩优劣榜”。
据了解,我市还对保障房全面实施“阳光建设”制度,年度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计划、开工项目信息、竣工项目信息等全部在“中国永康”网站上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同时,市建设局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还专门成立保障性住房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保障性住房为重点监督项目,加大巡查力度,增加巡查频率为普通工程的两倍以上,对工程结构质量、空间尺寸、建筑原材料质量、建筑节能质量及使用功能等着重检查。
据介绍,2014年我市竣工保障性安居工程5项,分户验收率100%,设立永久性责任标牌率达到100%。也正是基于上述各项工作的扎实开展,我市保障性住房工程在国家、省和市组织的各级建设工程质量检查中,多次受到肯定和表扬。我市还应邀在全省保障性住房工作会议上做先进典型经验介绍。
创建绿色建筑示范样板
节能建筑比例不断提高
建筑节能是指在保证提高建筑舒适性的前提下,合理利用能源,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全面推进建筑节能,有利于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改善建筑功能、提高市民生活和工作水平。
据了解,为进一步推广节能建筑,我市专门设立了建筑节能专项资金对建筑节能示范项目进行奖励,市政府每年拨付30万元奖励资金。同时,市建设局还大力开展民用建筑节能审查工作,在工程规划许可前,对工程设计文件是否符合民用建筑节能法律法规进行审查,并对施工过程严格把关,要求按图施工,对保温材料质保书、推广证明、备案证明、检测报告进行严格审查;开展建筑节能保温材料质量专项检查,对建筑节能保温的设计、施工图审查及保温原材料质量情况,特别是保温原材料的燃烧性能进行检查,消除安全隐患。
近年来,我市还积极申报了10多项省建筑节能示范工程,涉及保温节能、能耗监测、太阳能利用、绿色建筑等。其中,金华市第一个通过工业绿色建筑示范项目验收的哈尔斯真空器皿厂房、总部中心建筑节能改造项目均获得了省建筑节能专项资金补助,锦绣江南二期工程被评为金华市唯一一个二星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示范项目。
社会共治全民发力
共建质量强市示范城市
工程施工质量事关广大人民群众民生福祉。在经济社会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必将有更多、更大的工程项目陆续开工建设。显然,唯有将强化工程质量管理做为工作重点,既要快做,也要做好,还要努力做成景点、标杆,建成优质精品工程,不断凸显质量工作对提高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显著作用,才是对“永康·质量让生活更美好”的城市质量精神的最好实践。
一分布置,九分落实。笔者认为,要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有效保障工程质量,助推质量强市示范城市成功创建,一方面应加强对工程全程的监督管理,以开展工程质量两年治理行动为抓手,落实好各方主体责任,将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工程建设质量不出纰漏。
另一方面应加强追责问责,对在设计使用年限内,发生需要追究责任的违法违规行为的,应严格按照规定,追究相关人员的质量终身责任,让“永久性标牌制度”等主体责任制真正成为建设项目质量的“护身符”“锻造者”。
创建质量强市示范城市,不是某个人或某个群体的事,应当充分发挥社会共治的力量,使用可靠安全的优质资源,全面推动质量提升。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这是工程施工现场最常见的一条标语,也是人们心中对于工程质量的美好期待。的确,万丈高楼平地起,工程质量大如天。
近年来,市建设局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出发,以开展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和工程质量两年治理行动为契机,牢牢抓住质量生命线,在工程建设中坚持以质量求生存、靠质量促发展,走出了一条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的科学发展新路子。
记者手记
2015年第 3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