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岸小学:镶嵌在东永一线的明珠
在具有学校特色的课改路上,体艺绽彩,书韵飘香
![]() |
坐落于东永一线旁的溪岸小学,原名培文书院,始建于1912年,是解放前我市四所高小之一,是一所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厚人文积淀的百年名校。 近日,记者来到这所百年名校。上课时,教室里书声朗朗,教室外的“文化长廊”翰墨飘香;下课了,千名师生人手一球,随着欢快的音乐做起自编篮球操。一幕幕场景,一个个镜头,令人不禁想留在这所历史气息与现代教育气息相交融的学校,探寻它“二次出发”的奥秘。 溪岸小学原名培文书院,始建于1912年,是解放前我市四所高小之一。 |
![]() |
□记者 李梦楚
构建具有阅读特色的书香校园
一进校门,只见五(3)班的老师正在教室外布置书画作品宣传栏,仔细一看,书画框还是可替换的。几位老师说记者来得正巧,这学期溪岸小学每个班级各出奇招,将教室外雪白的墙壁布置成展示学生书画成果的“文化长廊”。
走过一间间教室,记者果然“闻”到了浓郁的书香味:“遨游艺苑”“仰望”“诗书墨香”……三年级长廊还别出心裁地打造了“荷”系列:“出淤泥而不染”“小荷尖尖”“荷塘月色”“濯清涟而不妖”。一个个书画天地、一首首寄托殷切希望的诗词、一幅幅精美又充满童趣的绘画,雪白乏味的墙壁变得鲜活而有趣。
往教室内看,只见教室一侧是孩子们的“读书角”,书架上摆满了书,书籍显得有些陈旧,显然是经常被孩子们翻阅。读书角一侧墙上贴着“阅读之星”“好书推荐”“美文推荐”和“借阅记录”。
溪岸小学教科主任朱孜筠介绍,自去年9月启动“书香校园”活动以来,学校陆续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如“经典诵读”“读书游园”“阅读达人评比”等,以此激发孩子们阅读的兴趣,做他们阅读的“点灯人”。
为鼓舞全校师生与书为友,溪岸小学每天都会专门安排30分钟的阅读课。朱老师说,本学期的阅读课主题是“阅读指导”,通过指导学生学会精读,让他们做到阅读与思考同步,读有所思,思有所悟,悟有所得,让学生真正学会阅读。而孩子们通过日积月累的“快乐读书笔记”,更是掌握了阅读方法,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
有了“快乐读书笔记”,孩子们便可以参加“阅读达人”的竞选。“阅读达人”也可以通过“阅读达人秀”或课外知识竞答脱颖而出。通过两个月的层层选拔,各班推选出“阅读达人”通过竞选赢得学期冠军。年末时,两位学期冠军PK,看看谁是“年度阅读达人”。
在溪岸小学,书香校园已不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一种氛围、一种风气、一种乐趣。在这里,人人爱读书,人人善读书。
学校荣誉:
金华市(绘画)艺术教育特色学校;金华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金华市绿色学校;金华市文明单位;永康市卫生先进单位;永康市安全先进学校;校篮球队在永康市中小学历届篮球赛中名列前茅。
教师荣誉:
方杰锋校长:2014年被评为永康市最佳教育人;2013年被评为金华市优秀校长;2013年被评为永康市体育优秀校长;金华市第六批名校长培养对象。
梅蕾、朱孜筠、傅聪菱、林梦捷、胡灵敏被评为永康市教坛新秀。
徐兰获得永康市第一届“优秀班主任”称号。
各级各科教师技能比赛中,荣获一等奖:傅聪菱、朱孜筠、林梦捷、黄李悦、吕源源、陈李倩、吕华莉、吕飞飞等;荣获二等奖:胡子莹、吴雍雍、傅聪菱、祝思思、季璐瑶、吕源源、黄李悦等;荣获三等奖:徐兰、王飞凤、蒋俏俏、胡珊珊、杨景聪、黄俊丽、应美珠、胡巧、胡晓晓等。
教师在各级课题、论文评比中,11篇获一等奖,26篇获二等奖,38篇获三等奖。
营造具有体艺特色的浓厚氛围
在溪岸小学,你除了能感受到浓浓的“书香味”,还会感受到浓浓的“篮球味”。进入校门来到操场,就能看到宣传窗里张贴着“篮球明星”等各类篮球文字图片材料;进教室,就能看到篮球架上摆放着整整齐齐、密密麻麻的篮球。
当大课间铃声响起,1300多名学生人手一球,整齐有序地排列在操场上,伴随着动感的音乐做起了“篮球操”。孩子们脸上挂着自信的笑容,单手指间转球、胯下运球、提膝绕球……每个动作都做得有模有样。
据了解,篮球一直是溪岸小学的特色课程,该校每周三节体育课中必有一节是篮球课。去年上半年,该校体育老师、音乐老师、舞蹈老师结合篮球的基本动作和一些音乐、舞蹈元素,共同设计了“篮球操”,并编写了校本教材及“篮球操”达标标准,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课间操的积极性。该校花式篮球自编操更是荣获我市自编操比赛一等奖。
除了篮球运动,溪岸小学的其他体育活动也开展得有声有色。该校每年10月-11月都会举办的体育节已连续开展了6届,赶猪接力、无敌风火轮、袋鼠跳、迎面接力、跳长绳……在长达两个月的时间里,全体师生精神饱满地投入到各自的比赛中,演奏一曲激昂、和谐的运动交响曲。
有了“体育细胞”,当然不能没有“艺术细胞”。作为金华市(绘画)艺术教育特色学校,溪岸小学现有3位专职美术教师。在校舍紧缺的情况下,该校仍设置了美术专用教室和美术器材室,购置了大量美术工具材料,为孩子们创造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条件。老师们利用课余时间专门开展社团活动,指导学生进行国画、油画等绘画训练。
记者见到一(2)班书画栏上展示着王昱涵的油画作品,配色大胆的花朵跃然纸上,令人难以相信这是一个一年级小朋友的作品,溪岸小学学生的绘画功力可窥一斑。据悉,该校会定期举办书画比赛,孩子们兴致高昂,踊跃投稿,师生作品参加各级比赛也屡获殊荣。
开辟具有学校特色的课改道路
日前,溪岸小学作为我市代表在金华市教学改革第三次推进会上作经验介绍,这座历经百年积淀的老校,正沐浴着课改的春风,以骄人的成绩“二次出发”。其课改究竟有何特别之处呢?原来,该校利用《导学册》开展课堂教学,开辟了具有学校特色的课改之路。
溪岸小学课改教材《导学册》有语数一年级到六年级共12本。记者随意翻开其中一本《导学册》,只见内容分为“导学篇”“夯实篇”和“提高篇”。溪岸小学教导主任胡子莹介绍,《导学册》引导学生按照导学提纲通过自主学习完成学习任务,在这基础上,课堂上教师将本课重难点结合学生课前疑问深入探索交流,课后学生还可以通过自己的需求巩固提高。
六(1)班学生车雨欣说:“有了《导学册》,课前预习我就更有目标了,标记生词,写出段落大意,上课的时候能更认真听讲,也能积极举手主动发言,我非常喜欢《导学册》。”
“导学,关键就是这个‘导’字,过去课堂上总是老师讲学生听,如今我们提倡学生先学,老师后导。”溪岸小学校长方杰锋说,“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正是学校课改的目的所在。”
“作为老师,我们也更加注重为学生自学开发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开始用引导、启发来代替片面的知识传授。”胡老师说,“目前溪岸小学正在开展第二轮《导学册》编制工作,力求做精做细。”
通过一年多的课改,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初见成效。去年6月,我市小学语数进行抽测,溪岸小学四年级抽测效果在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在全市排名也相对靠前。去年12月,该校在金华市教学改革推进会上作经验介绍。
方校长说,创特色学校是一个长期坚持、不断深入的过程。溪岸小学要做的,是从孩子终身发展的角度去衡量和反思,在反思中不断成长,在改进中不断提升,通过特色教育的创建活动,打造优质的品牌学校,为溪小学子完美人生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