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3版:第一重点

永康教育需要更多“孙老师”

社会各界为孙青华点赞

7日,市教育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谢滔为孙青华送上鲜花。

  □记者 陈晓苏

  

  昨天本报刊发《50名学生一个“妈”》的报道后,记者连续接到市民读者的电话。“我是孙老师的学生,和她分别已经10年。”应小姐说,虽然和孙老师联系不多,但她一直记得孙老师,“她教学生很有一套,我现在很后悔,当时没有好好珍惜她上的每一堂课。”

  报道刊发后,在教育界和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有人说,孙老师的事迹,尤其是她背后所反映的家校合作、教学改革等课题,值得每一名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深思。

  谢滔(市教育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学生家长夏红感写的感谢信,字里行间都是学生家长的肺腑之言,充满对孙青华老师的赞美和感激之情,彰显的是优秀教师的正能量,在当下的永康教育尤其值得宣传和表扬。

  坦白说,之前我并不认识孙老师。看了《永康日报》的报道之后,对孙老师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尤其是孙老师引导学生家长一起关注学生成长的细节,让我特别感动。教育事业需要家庭、学校与社会三位一体,家校合作尤为重要。我想说,孙老师值得敬佩,九(2)班的学生家长们同样也值得敬佩,他们对老师的尊重、对教育的支持,就是永康教育破冰前行的巨大动力,永康教育需要更多“孙老师”的耕耘、奉献,也需要广大家长的理解、配合,永康教育需要我们一起努力。

  李永星(永康三中校长):读完这封信,最多的还是感动,往日里孙青华老师的举动也一一浮现在我脑海中。我对孙青华,两方面印象特别深刻。

  其一,是她把学生装在心里。孙老师膝盖动手术,我刚准备和工会的同事去探望时,她已经准备好拐杖要回校上课了。那是刚动完手术的第二天,她把休养三个月的医嘱抛到了脑后。

  其二,是孙老师的教学方法。在大家都在议论课改怎么改学生才能减负时,她已经在默默实践。打造“高效课堂”,让学生“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倡导“走心教育”,要求老师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博大的爱心,去读懂学生,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让他们亲其师而信其道。我很高兴看到以孙老师为代表的一大批三中教师,正在改革的路上努力着。

  真心感谢我生命中

  遇到的每一个人

  ——兼复夏红感女士

  

  读着家长的表扬信,我深觉惶恐;面对媒体的采访,我受宠若惊。我,永康三中一名再普通不过的老师,在工作岗位上只是尽了自己分内事而已。

  面对家长的感谢,我想说的是:我要感谢生命中遇到的每一个人。

  首先要感谢我们学校的领导。生活上,他们的人文关怀让我倍觉温暖。校长李永星遇到我时总会关心地问:“工作顺利吧?”“家里还好吧?”工作中,副校长吕文礼是教学方面的行家里手,教学中出了什么问题找他,他总是不厌其烦悉心指点。

  其次要深深感谢我所在的团队,九(2)班的每一位任课老师。他们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不辞辛劳,将教育教学工作当作一份事业在追求。数学老师胡文英工作认真负责,每天为学生付出大量的心血,她的工作热情让我佩服;英语老师张海燕在教学工作中开展得如鱼得水,深受学生爱戴;语文老师卢玉叶年轻有活力,深受学生喜欢;社会老师王爱民上课旁征博引,学生都爱听她的课。因为他们的付出与支持,减轻了我许多压力。

  我还想对九(2)班的家长发自内心地说声谢谢。我深知,每个孩子对我来说,是五十分之一,但在父母眼里,却是百分之百。正是家长对我满满的信任,让我从学生实际出发,坚持着“轻负高效”的理念;正是他们对我毫无保留的支持,让我信心十足地以百分之百的努力去完成他们百分之百的心愿;正因为他们是那么坚定地站在我身后,为我撑起一片蓝天,才让我在一次次困难前鼓足了勇气!

  有人说:教育工作是良心活,多做少做随你自己。但是,身为三中人,挣工资就得对得起工资,不能耽误人家孩子,这是最基本的责任心。而且,我们在教书育人时对学生敢于负责、主动负责的使命感和态度,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传递给了学生。

  大爱无疆,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走心”,便没有高效的课堂。我们三中的每一位老师都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关怀备至,学习上精心指导,生活上悉心照顾,关注孩子的内心成长,用赏识的目光去看我们的孩子,像放大镜一样去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我们相信,当我们不断在他们耳边重复“你很优秀”“你很努力”“你有一颗感恩的心”时,那么,我们换来的便是“我要更优秀”“我一定要更努力”“我真的应该感谢爸爸妈妈”,要知道,不是我们的孩子不努力,不是我们的孩子不会感恩,只是他们需要时时刻刻的提醒。人是唯一能接受心理暗示的动物。在这么强大的心理暗示下,孩子内心能真正感受到快乐,会发自内心要求上进,真的能成为我们所期望的那样。

  三中的每一位老师都在把教育当作一种事业,孜孜不倦地追求着。我只是这其中的一分子,但是我们相信,三中人集聚在一起,就能在平凡中创造奇迹!

  一直以来,我深深感受到自己是个幸运的人,无论何时何处总有人给我帮助与关怀。一再的体会,一再的确信,是大家用爱心与宽容组成了我生活的点点滴滴。感谢领导无微不至的关怀,感谢三中团结协作的战友,感谢家长朋友,感谢我生命中遇到的每一个人!

  

  永康三中 孙青华

  2015年5月7日


永康日报 第一重点 03 永康教育需要更多“孙老师” 2015-05-08 永康日报032015-05-0800013;永康日报032015-05-0800012;永康日报032015-05-0800018;永康日报032015-05-0800019;永康日报032015-05-0800017;永康日报032015-05-0800015;永康日报032015-05-0800016 2 2015年05月0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