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省级森林城市创建“三年磨一剑”
打造绿色永康 迎接“期中考”
![]() |
![]() |
绿意盎然的永康城 记者 林群心 摄
□记者 李梦楚 通讯员 金攀
“建设森林永康,绿染五金之都”,按照“一核、二屏、三轴、多点”的建设格局,重点实施森林生态网络建设、森林乡村建设、生态廊道建设、森林生态屏障建设、森林生态文化建设、森林生态产业建设等六大主体工程,形成完备的城市森林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和繁荣的森林文化体系,全面实现生态宜居、产业发达、文化丰富、人民增收、山清水秀的发展目标。
一个个高起点的规划,让人耳目一新;一张张秀美蓝图,令人精神振奋。对于创森这张可优化发展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和形象的绿色名片,我市始终高点定位,将其作为深入实施“生态立市”发展战略、建设“美丽永康”的重要抓手。年初,市委书记徐华水主动提出担任市创森工作领导小组第一组长。他还在3月5日召开的全市创森工作推进会上提出了“认识再深化,责任再落实,步伐再加快,力度再加大”的工作要求。
一系列制度措施的落实,《永康市平原绿化项目扶持管理办法(试行)》《永康市通道绿化建设管理办法(试行)》《关于永康市“三森”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
一系列创森资金的投入,绿化建设资金达9.6亿多元,省级森林城镇奖励50万元-120万元,每年安排400多万元用于全市森林抚育工程,每年安排900多万元用于全市生态公益林建设……
一项项实打实的举措,激发了创森的动力,全市形成了整体联动、同心同力的创森格局。
高点定位,打造绿色名片
领导重视,决心大;资金保障,投入大;部门协作,合力大;舆论宣传,声势大;工程推进,力度大;全面创森,力量大。三年磨一剑,我市绿化总量不断增加,绿化体系日趋完善,绿化档次不断提高,绿化特色逐步显现。
森林城市,不仅仅是一个名字、一块牌子,更是一张展示城市形象的“金名片”,是老百姓的生态福祉。今年是创森的收官之年,我市对照省级森林城市各项指标,一条一条抓好落实整改,全面达到或超额完成了创建目标要求,信心满满,迎接5月中旬创森“期中考”。
此外,我市全面落实森林防火行政领导负责制,扎实组建森林消防队伍,强化扑火装备建设,组建了18支森林消防队伍,其中有14支“以水灭火”森林消防分队。同时加强森林消防培训,提高队员扑火技能。另外还加强了松材线虫病和各类城市森林病虫害的预警除治工作。
古树名木作为“绿色化石”,也得到了有效保护。为保护这些“活化石”,市林业局对全市现有1535株古树名木登记造册并进行数字化管理,逐棵确定管护责任单位或责任人,进一步明确了管护责任。
得到精心呵护的,还有“地球之肾”——湿地。根据《永康市湿地保护名录(第一批)》,我市市域范围内有43处湿地列入保护名录,面积达1880公顷。杨溪水库等33个面积8公顷以上、生态区位比较重要的水库为我市第一批湿地保护小区。各类湿地公园原则上免费向公众开放,最大限度地让公众享受到创森建设成果。
细节入手,普及绿色观念
树木多了,绿意浓了,景观美了……若问创森这几年哪方面变化最大,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城市绿化环境。
的确,挖潜增绿一直是我市创森的重点之一。
目前,我市建成区内林木覆盖率达31.15%,绿地率达36.01%,绿化覆盖率为41.05%,城市骨干道路及河岸宜林地段绿化率达到90%以上。
我市建有各类主题公园、广场、街旁等较大规模休闲绿地9处,人均公园绿地面积9.61平方米,90%以上居民出门平均500米有休闲绿地。
在通道绿化方面,我市建设区内铁路、高速公路、干线公路、骨干道路等绿化率96.14%,宜林地段绿化率100%,河道、提防、渠道等绿化率97%,农田林网控制率95.8%,实施森林抚育10.8万亩。
截至日前,我市创建省级森林城镇5个,省级森林村庄17个,金华市级森林村庄127个,金华市级以上森林村庄(绿化示范村)占行政村33.3%。
当把这些枯燥的数字和抽象名词与我们身处的环境相联系,它们变成了一幅看得见、摸得着的画卷:越来越多市民开门见绿、推窗见绿,整个城市绿意盎然。
挖潜增绿,推进城乡绿化
森林城市创建,对于普通市民来说,意味着环境更好、空气更清新、生活品质更高。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活在这座城市的每个人,都是创森的直接受益者,也应成为创森的支持者和参与者。正是基于这种考虑,市林业局从一开始就积极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各样的宣传活动,把引导公众参与作为推动创建的一项重要内容。
每年春节后上班第一天,我市四套班子领导都会带头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各镇街区及机关部门、学校、企业也积极响应号召,争做植绿护绿模范践行者,掀起了人人创森的高潮。
为普及创森知识,市林业局开展了“爱鸟周”“科普活动周”“森林永康,美丽家园”摄影大赛、中小学生“创森”征文比赛、探问“古树名木”探访“永康古道”等特色活动,增强了中小学生和广大群众的创森意识。
同时,市林业局还不忘组织开展各类认建认养活动,倡导市民踊跃参与,充分利用居民小区、街道、机关等设立的宣传栏和橱窗开展创森宣传,动员各单位和居民以各种形式美化环境,积极开展爱绿护绿活动。
全面提升,发起最后冲刺
要巩固创森成果,多管齐下拯救森林资源是必不可少的措施。我市健全临时占用绿地和移植树木审批制度,建立健全长效管护制度,加强城市绿化管护队伍建设,使我市城市绿化管理向制度化迈进了新的一步。
多管齐下,保护森林生态
市创森办主任、林业局局长应加兴说,虽然在创森过程中,我市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下一步还将紧紧围绕省级森林城市规划的目标要求,结合“四边三化”“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工作,进一步营造创森氛围,不断掀起全市绿化造林的高潮,以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大手笔投入的自我要求,加快绿化重点工程建设,全面推进省级森林城市创建工作,实现省级森林城市的各项考核指标基本达标。
应加兴表示,一要加快重点工程和主要绿化工程进度,加强各类复绿造林工作,不断扩大城乡绿量,提高通道绿化水平,进一步提升造林绿化质量档次;二要进一步统筹城乡绿化,加大森林城镇、森林村庄等森林系列创建力度,加强平原绿化,着力推进“四边三化”,让绿色覆盖全市城乡大地;三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全民“爱绿护绿”的长效机制,做到“森林城市大家创,美丽永康众人建”,进一步发挥森林资源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四要进一步营造创森氛围,形成“共建森林城市,共享品质生活”、齐抓共管创森工作的合力。
创森“期中考”还有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全市上下正以志在必得的决心和信心,发起最后冲刺,确保以最亮丽的城市面貌迎接预检组的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