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统计质量管理体系开创先河
市统计局创新思维主动作为构建新格局
![]() |
2015年全市统计工作会议现场。 |
□记者 施娟 李凌灏 通讯员 黄佳宜
以“新常态”的思维,观察市统计局过去一年创新工作的发展轨迹,我们可以归纳出这么几个关键词:执着奋进敢为先,务实求精效果显,亮点纷呈信心增。
2014年,市统计局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围绕“提能力、夯基础、重规范、要质量、优服务”的工作要求,精心谋划,狠抓整改,立足求真,多项创新性工作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前列,各项统计工作取得新成效。
形成规范市镇统计网络,基层管理力度加大
过去一年,我市统计服务水平实现了新提高,统计法制建设取得了新进展,统计基础建设得到了新加强。同时,我市16个镇街区全部建立了统计中心,形成了较为规范的市镇统计网络。
市统计局还在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统计工作的意见》的基础上,积极实施统计联席会议制度,并出台了《永康市统计巡查工作制度》,重点巡查执行统计法律法规情况、落实“六有六化”情况、主要经济指标考核任务完成情况、统计数据质量管理及数据评估分析情况等。
与此同时,该局还出台《永康市统计法制工作责任体系》,建立了统计数据质量的层级负责制和分镇街区联系责任制,提升了统计工作考核占年终综合考核的分值比例,以考核为抓手不断促进各镇街区统计中心的规范化建设。
九项重点工作有序推进
过去一年,市统计局还出色地完成了第三次经济普查工作。为了做好这项工作,该局牵头组建了一支由20多个部门、16个镇街区和728个行政村共1500余人组成的普查队伍。由于普查质量可靠,真实反映了过去五年我市经济蓬勃发展的实际状况,得到上级高度好评,顺利通过验收,同时市经普办还被评为省级先进集体。
据了解,今年市统计局将结合“从严管理落实年”活动,主抓九项重点工作,包括推进镇街区统计规范化建设;对各镇街区开展季度经济总量核算;规范联网直报企业电子台账建设;狠抓统计质量管理体系和SCP云平台的工作落实;抓好循环经济统计,开创县级资源产出率核算典范;做好党政领导班子实绩评价和工业强市监测评价工作;推进统计改革创新,强化统计法制建设,并做好1%人口抽样调查、“三经普”资料的开发应用及谋划好第三次农业普查等工作。
目前,九项重点工作均有序推进,如市统计局正有重点、分批次地推进涵盖统计组织建设、统计业务工作、统计法制、统计保障等四大方面的统计规范化建设。今年8月底前,古山镇、芝英镇、龙山镇、象珠镇四个省市中心镇要通过规范化建设标准验收,古山镇要通过省级统计示范点验收。
“统计工作的功能,一方面是客观、及时、准确地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另一方面则要依托统计大数据,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参考。当前,经济形势错综复杂,政府部门需要对经济社会更加精准地把握,才能迅速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这就对统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说,今年,该局还将进一步抓好统计数据质量,提高决策咨询服务水平,深化统计改革,加快推进统计信息化建设。市统计局以更宽的视野谋划发展,以更大的力度推进工作,以更高的标准完成任务,为我市转型升级、“二次出发”、建设“两美”永康提供更优质的统计服务。
统计质量管理体系已通过ISO9001认证,SCP云平台创建走在全国前列
市统计局成立了创新统计管理领导小组,全局参与,广泛开展基层统计工作调研。通过各项法律法规制度与质量管理体系有机结合,确保我市统计工作在技术水平和管理手段上有全新的提升。
据了解,该局开发的统计工作质量管理体系,目前已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本月15日已由国家质监总局信息平台进行公布。此项工作,全国统计系统仅此一家,它的建成开创了政府工作与工程管理理念的先河。
过去一年,市统计局还创造性地开发了应用统计数据SCP云平台,这是一个数据自动比对分析的软件。去年下半年开始,统计局成立课题攻关组,运用大数据理念,与质量管理体系相结合,将手工操作的“管理规范”,转为使用计算机网络平台来支撑,着力打造一个技术数据平台。建立工业主要指标评估系统,由软件自动生成所有企业的指标相关率和偏离率,促使企业应报尽报,并保证数出有据。
“说得通俗点,我们的统计工作质量管理体系就是由一个制度、两个平台构成,涵盖一套标准化管理制度,企业数据直报和统计内部管理两大信息化平台,以前主要指标统计数据企业报多少算多少,现在运用大数据对比分析的评估方式,让数据更规范、更精准,受到了上级统计部门的高度重视。”市统计局局长周振有说。
在此基础上,统计局积极探索网上直报企业建立电子台账、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台账等工作,已经进入SCP云平台试运行,并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效果。
循环经济统计体系受国家高度关注,权威五金指数发布成行业风向标
据了解,在抓循环经济统计体系的研发上,市统计局也是成绩赫赫。该局与省长三角循环经济技术研究院、浙江财经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嘉兴学院等共同组成“永康市资源产出率统计核算体系研究”课题组,进行资源产出率统计核算的研究与开发工作。
目前,国家发改委在“十二五”期间对国家层面进行了核算,在部分省市开展了省域层面的试点,而县域层面资源产出率核算与发布,我市尚属首例。
市统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根据我市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的工作要求,需要建立比较完善的循环经济统计体系。循环经济统计体系从提出课题思路,到体系框架构建,再到系统建成,我们差不多花了一年时间。今年1月,全市所有规上工业和抽样规下企业共800多家企业进行年报直报。最近,省统计局已批准我市循环经济统计报表制度,接下去课题组将邀请国家有关部门、高等院校及研究院对循环经济统计体系进行论证。”
值得一提的是,循环经济统计体系还受到了国家有关部委的高度关注。去年12月,市统计局领导受邀到国家发改委汇报循环经济资源产出率统计体系工作情况。近日,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在杭州召开的资源产出率课题研究座谈会上,专门听取了我市关于循环经济统计体系开展研究和开发等工作情况,与会领导和专家对我市循环经济统计体系进行了认真点评。会议充分肯定了我市在探索研究循环经济体系所作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创造性地建立了全国县域层面第一个循环经济统计体系,特别是永康这种敢为人先、大胆创新的做法和精神值得总结和推广。
而记者从市统计局了解到,中国永康五金指数编制与发布也是该局的一项重要工作。自去年“中国·永康五金指数”的编制以来,实现了以周度、月度为单位的常态化编制与发布。并得到了国家商务部的认可,进入国家商务部“商务预报”栏目,向全球发布,成为我国五金产业的权威指数。在五金指数运行的一年时间里,五金指数编制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在第19届五金博览会期间成功举办的“中国永康五金指数”论坛,进一步实现五金指数的体系化、权威化和产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