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基层医疗绩效改革成全省样板
做大蛋糕增总量 分好蛋糕激活力
□记者 李梦楚 通讯员 胡颖鹏
本报讯 21日,全省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试点总结推广会议在金华市召开。会上,我市医疗绩效工资改革做法作为样板在全省推广。
我市2010年启动实施基层卫技人员绩效工资改革,2013年被列为金华市深化基层医疗绩效工资改革试点市。我市基层医疗绩效工资改革在坚持规范统筹的前提下,突出搞活激励,扩大基层医疗单位的分配自主权,有效增强了基层医疗机构运行活力,主要在“增加绩效工资总量、增设年终考核奖、收支结余分配、提高奖励性绩效工资比例”上有创新和突破。
在做大蛋糕方面,自2012年起,我市采取医疗业务年收入预算按2011年度的收入基数增长5%来核定的方法,五年不变,扭转了医疗收入增长越多,财政拨款就越少的不科学预算方法,政策明确绩效工资水平在基准线基础上适当上浮,明确年终考核奖不纳入绩效工资总量以及资金来源和额度比例,明确绩效工资结构比例由卫生行政部门根据考核结果决定。
在分好蛋糕方面,充分发挥绩效考核作用,明确绩效考核结果与单位绩效工资总量、年终考核奖的核定与拨付相挂钩的方法。从去年开始,简化绩效考核指标,满意度考核权重由10%提高到50%,并根据考评排名不同实现奖优罚劣。为确保考评结果客观公正,满意度委托第三方考评。从2014年度考核情况看,关键岗位、业务骨干收入幅度提高较大,基层卫技人员薪酬分配差距达3-4万元,比改革前放大了8-10倍,有效打破了“大锅饭”现象。
改革实施后,我市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明显得到提升,患者就近就诊率明显上升,2014年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诊人次222.23万人,同比增长6%;住院人次2752,同比增长7%,医疗业务收入1.4亿元,同比增长14%。绩效工资改革也调动了大部分职工的积极性,全科医生签约服务、预约诊疗等和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在基层得到有效落实,提高了医疗卫生服务的主动性和可及性。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临床专科、特色专科建设也得到空前重视,“一院一品”的特色化发展氛围日益增强。
不少市民反映,以前有点小病就爱往大医院跑,现在乡镇卫生院技术提高、态度好,像拔罐、针灸等特别适宜他们,大家都喜欢在家门口就近看病了。据统计,2014年,第三方对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满意度检测结果同比提高5%。以象珠卫生院为例,今年1-3月份,该院门诊人次同比增长18%,医疗收入同比增长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