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教育家》眼里的永康崇德学校
![]() |
林刚丰:用奔跑的速度创造着 林刚丰和孩子们在一起 |
![]() |
![]() |
![]() |
![]() |
编者按
近日,中国第一本高端教育人物杂志《当代教育家》(2015年4月上半月刊)对浙师大附属永康学校(永康崇德学校)校长林刚丰进行了专访,详细了解了林刚丰在学校管理、课程开发等方面独到的见解,并在“人物”栏目刊出了专访文章《林刚丰:用奔跑的速度创造着》。一个个鲜活的课程故事,一次次温暖的课程创造,诠释着一个满怀教育梦想的活力校长对真教育的不懈追求。现本报特予以转载,以飨读者。
浙师大附属永康学校(永康崇德学校)
学校地址:永康市江南街道园周村丰园
咨询电话:徐老师 13665828568(797969)
人比知识重要,
教育得水,教学得法。
改变不了一个人,先改变和他的关系。
只有课程的丰富性,才能满足学生的差异性。
让每个孩子享有同等学习机会的教育才是真教育。
——林刚丰
永康崇德学校很年轻,创办只有半年多,只有一年级五个班,150个学生。可就是一所这么小的学校,在短短的半年时间里,创造了一个个教育神话,微信朋友圈、优酷腾讯视频纷纷发布关于这所学校的传奇故事。
这是一所怎样的学校?他们正在进行的创造又有怎样的意义呢?
晨曦中的开学典礼
2014年9月1日,浙师大附属永康学校(永康崇德学校)迎来了她诞生后的第一个开学典礼——梦想节。
这是一个对学生、对学校和老师都有着特殊意义的日子。
凌晨四点,园周村(学校所在地)还沉睡在一片漆黑与宁静中,这所绿树掩映的园林学校却灯火通明,全体教职员工已身着整齐的制服在各自的岗位上待命了,该校校长林刚丰也带领着学校的两位项目负责人站立在校门口,迎候首批学生及家长。
凌晨四点半左右,第一声汽车的鸣笛声敲开夜的幕,晨曦微露。车上走下来的,是一个小男孩和他的父亲。雪白的衬衫,蓝色的西装短裤,黑白格子的领结,还有那张充满稚气、写满好奇的脸,在灯光中格外醒目。林刚丰走到他身边,蹲下身,张开双臂把小男孩环抱在怀里。紧接着,一双大手暖暖地把一双胖乎乎的小手握在掌心:“小朋友,早上好!”说完,林刚丰郑重地把一枚校徽别在男孩的胸前,“祝贺你,孩子!从现在开始,你是一名小学生了!祝你在这里的每一天都开心、进步!”
五点左右,150名学生都由林刚丰亲手佩戴上了校徽,坐在按“梦想”英文单词“DREAM”造型排列的椅子上,150名家长坐在家长方阵里。
五点二十五分,朝阳从正对学校的“永康长城”上升起,五名小旗手在老师的指导下第一次在校园上空升起了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国旗,雄壮的国歌,肃穆的场景,深深地感染着孩子们,他们像小树一样静静地挺立着,仰起小脸,注视着国旗,丝毫没有流露出早起的疲倦和好动的天性。
升旗仪式结束,林刚丰抱着学校大号吉祥物——水滴天使走上台,给孩子们讲了一个自己创作的、关于梦想的故事。“从前,有一个国王,他有一个梦想,他想为他的子民们寻找一个土壤肥沃、气候宜人的地方幸福地生活……”在故事的启迪下,孩子当堂用水彩画出了自己的梦想,并由老师封存在玻璃瓶里,等待6年后再开启。
典礼上,还举行了“水滴汇聚”“种植梦想”“浇灌梦想”等仪式。庄重的仪式不仅点燃了孩子们的梦想,激发了孩子作为一名小学生的自豪感,还在规范的仪式程序中对孩子们进行了一次生动、具体的“始业教育”。
“蛹动”拼音
今天,是崇德学校特色课程“拼音节”的首场秀——拼音服饰T台秀。午后的校园,一片华彩,人头攒动。150个孩子、全体教师以及部分家长代表,穿着自己设计的包含拼音元素的创意服饰,在各班方阵有序就座。他们将现场展示“光盘行动”“黑客时代”“纸箱机器人”“哪吒闹海”“水墨风情”五个主题的服饰秀。
舞台帷幕拉开,音乐响起,“蚕蛹”惊艳登场了!只见他双臂向前平伸, 像兔子一样蹦上了舞台。他一步一步蹦到T台,随着音乐的节奏跳起了一支独特的舞蹈:时而扭腰,时而摆臂,时而甩头。在台下观众的一片掌声中,“蚕蛹”扭得更欢了,甚至模拟浪潮涌动的姿势,整个身体波涛起伏般地扭着。“林校长!林校长!”欢呼的童声此起彼伏,嗨翻全场!
在为期一周的拼音节中,孩子们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了“限时拼读”“拼音接力跑”“限时姓名拼写”“拼音字母歌合唱”“拼音美食秀”等多项课程活动。
最诱人的要数“拼音美食秀”了。校园环形的操场被打造成美食街,由各班家长爱心捐助的烧烤、糕点、水果拼盘、创意巧克力杯、彩色棉花糖等二十个美食摊位一字儿排开,每个摊位前放一张桌子,桌子上摆着一叠塑封过的拼音卡片。孩子们人手一个购物袋,一张拼音购物闯关卡。只要他们能用桌上的拼音卡片正确地拼出这个摊位上美食的音节,并准确地拼读出来,就能够成功购买这个摊位上的美食,并由出售美食的家长摊主在闯关卡上盖上印章。二十关都通过的孩子,可以再获得一份奖品。
这一天,孩子们兴奋得小脸通红,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地在美食街窜来窜去。拼拼音、品美食,是学习,又是游戏,枯燥的拼音学习在极具创意的活动课程中得到延展与巩固。
小手与大脚的对话
时针指向晚上八点,崇德学校会议室的灯还亮着,林刚丰的声音一如往常地果断、坚定:“注意,我们不是作秀,而是做课程,要关注孩子们在这个课程中学到了什么。”
在他的启发下,大家的思路渐渐打开,名为“爱在脚丫”的感恩节课程浮出水面,并在头脑风暴中逐渐深入、细化。
11月23日,感恩节临近,活动进入倒计时阶段。后勤处开始按方案采购课程需要的所有物品:泡脚盆、热水瓶、玫瑰花瓣、泡脚药水、擦脚巾、小袖套……并逐一发放到各班级。
11月25日,“感恩的心”手语操学生人人过关,科学老师给每班孩子上了一堂生理课——《脚的认识》。
11月26日,上午,专业足疗师进课堂,手把手教孩子们洗脚、按摩;下午,每班孩子分成两组,合作模拟洗脚,课程评估处进行考核,人人过关。
11月27日,中午十二点半,家长陆续到达学校,“爱在脚丫”感恩节课程的主体部分正式开始。
林刚丰亲自主持,引导所有家长在教学楼前集合,并蒙上眼睛,静静地等待一个特别时刻的到来。150个孩子排着队来到他们的父母身边,小手拉着大手,安静地、缓步地把父母领上教学楼高高的台阶,领进各自的教室。
或许是因为一年级的孩子太小,或许是因为这样的带领是他们的人生第一次,每个孩子、每个家长都走得小心翼翼、战战兢兢。广播里,传来林刚丰深沉的引导语:“亲爱的家长朋友们,请放下您对黑暗和未知的恐惧,坦然地把自己交给您的孩子,信赖他。总有一天,您会慢慢地老去;总有一天,您会这样让孩子牵着您的手慢慢地走。亲爱的孩子们,把你对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爱化作一股牵引的力量,用你有力的小手紧紧拉住他们的手,稳稳地走。未来会有很长很长的路,需要你这样牵着他们的手一起走。”
家长们紧绷的身体渐渐放松了,纷纷鼓励孩子:“好,你拉着妈妈走,相信你不会让我摔跤。”“谢谢儿子,你扶得真稳。”孩子们搀扶的小手更有力了,还不时地提醒道:“妈妈,小心点哦,这是最后一格台阶了。”“爸爸,慢一点,要拐弯了。”
被蒙着眼睛的家长在孩子们的引导下来到教室就座,泡脚开始。他们的眼睛看不见,心却更敏感了。在长达二十分钟时间的黑暗中,他们感受着孩子的小手在帮他们脱下鞋袜,把双脚放进装了热水、洒了玫瑰花瓣的泡脚桶里轻轻地搓、揉、捏、按,感受孩子的小拳头在他们的双腿、后背、肩颈敲打。往日活泼好动的孩子们,此刻都出奇地安静。教室里只有背景音乐的旋律在缓缓流淌,还有从眼罩里流淌下来的热泪。
洗脚全过程结束后,家长们揭开眼罩后的第一个动作,是紧紧拥抱自己的宝贝。那一刻,所有的老师都是孩子们心灵成长的见证人。
舞动精神舞动爱
龙的图腾
林刚丰
是龙图腾了我
还是我图腾了龙
谁来解答这千年之问
我的灵魂
已图腾为龙的符号
我的躯体
已图腾为龙的象征
我的家园
已图腾为龙的图腾
金木水火土
红黄金蓝绿
五条长龙
行为着五行的艺术
五龙的力量
舞动着几千年不变的图腾
……
3月1日,崇德学校家长的微信朋友圈又一次狂野地刷屏了。一张张明丽的图片,一段段鲜活的视频被纷纷转发,“不一样的学校”“不一样的校长”“才气逼人的老师”“把中国传统文化与文明彰显到了极致”……来自社会各界的评论再一次对林刚丰的教育创造做出了肯定和赞誉。
这一天,是新学期开学第一天,也是又一次载入崇德学校史册的重要日子。
早晨八点,150个孩子在家长的陪同下陆续到达各班教室,换上统一定制的大红色龙纹功夫服,系上了黄色的腰带。
八点十分,家长到操场集合,接受开学典礼前的培训。孩子们留在教室,听老师讲解中国龙文化,欣赏舞龙视频。
八点半,150个孩子在班主任的带领下走出教学楼,列队站在指定的方阵里。此时,祥瑞降临,阳光普照。而当天的天气预报是小雨。
代表金木水火土的红黄金蓝绿五条30米长的龙灯,已经被150个家长高高地擎起,龙身上的亮片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本次开学典礼命名为“舞动精神舞动爱”,用“起龙开业,祈福祭天”的形式,为孩子们创造一次独特的课程体验与生命成长的契机,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民族精神的传播中唤醒童心。
整个仪式分“升旗——净手——祈福——点睛——传承——游龙”六个环节,集庄重与喜庆于一体。
青山为幕,轻风作弦。恢宏大气的背景音乐和撞击人心的鼓声响起,笔者带领全场师生及家长念诵祈福词。三百多人双手合十、神情凝重,共同祈福天地、祈福家国、祈福众生。这一刻,仪式爆发出了令人震撼的力量!
当林刚丰用蘸着朱砂的毛笔为五条龙点上眼睛的时候,肃穆的校园立刻欢腾了:“龙活了!”“龙活了!”孩子雀跃着、欢呼着。在喧天的锣鼓、鞭炮音效声中,家长们舞起了手里的龙。青山绿树、碧水蓝天,五条长龙首尾相接,摇须甩尾,上下腾跃。
在五龙绕校园两周之后,由家长郑重地把手里的龙传递给自己的孩子,寓意为传承血脉,传承责任,传承精神。
孩子们接过龙灯,开始了自己人生中的“处女舞”。他们握着比自己高出一大截的手杆,举着沉重的龙身,在没有经过任何培训、练习,仅靠主持人现场引导的情况下,有模有样地完成了“举”“落”“抖”“翻”等相对他们的年龄而言难度极高的舞龙动作。尽管一个个小脸憋得通红,满头大汗,但没有一个临阵脱逃、叫苦叫累的。
接下来的一周,崇德学校的孩子们利用下午的主题课时间接受更系统的舞龙训练。正月十五元宵节,他们接受了另一个挑战——五龙上长城(永康仿长城)。
在崇德学校,开学缴费,钱要孩子们自己数;《白雪公主》童话剧表演,150个孩子都有角色,有台词;期末考试不是一张试卷看结果,而是各门学科总计17个关卡人人过关。崇德学校的孩子们,每天很忙碌,每天很快乐,每天都盼着来学校,笑着飞奔进校门,周末两天休息会觉得时间太久,急切地想念同学和老师……
创造,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一所年轻的学校,天天是创造之日,处处是创造之地,人人是创造之师。作为一个满怀教育梦想的活力校长,林刚丰正带领着一群“教育疯子”用奔跑的速度继续创造着。
(据《当代教育家》2015年4月上半月刊)
梦想节上,孩子们在听林刚丰讲故事。
拼音服饰秀上的“小哪吒”。
感恩节,小手里的温暖。
“五龙”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