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6版:财富资讯

“赏花经济”如何才能持久绽放

变一季花为四季景 找准主题差异发展

  人间四月尽芳菲,我市也呈现了一幅“百花争艳”赏花图。樱花、油菜花相继绽放,千亩向日葵又已播下种子。颜色各异的花海吸引着大众眼球,也搅热了“赏花经济”,带旺乡村旅游,促农民增收。然而花期过后,当地也遭遇了“花落人烟少”,那么“赏花经济”应该如何持久“绽放”?

  这两年,油菜花成了市民的新宠,于是今年唐先镇多了几分热闹——油菜花节粉墨登场了。一江清水、十里美景、百级梯田、千亩黄花风景线里,有溪流、梯田,还有红桃白李。唐先镇镇长徐鹏一统计,办节3天,迎来了8万游客,加上平日里的人流,游客总量超过了10万人。

  看着接踵而至的赏花潮,新记上考牛庄老板娘徐娇阳笑得合不拢嘴:“油菜花节办得好,带动了我们增收。真没想到,短短3天,10元一碗的牛血汤卖了1000多碗,牛肉、牛杂更是卖脱销。”  

  而油菜花节带来的效益远不止如此,原本默默无闻的石湖口村如今也成了旅游胜地。“出名了,连嘉兴的客人也赶来捧场。”该村村民曹大妈细数节日带来的变化,“清明粿等手工糕点天天售罄。”

  办节

  3天吸粉8万牛血汤卖掉上千碗

  记者感言

  “一镇一特”差异化发展

  拿什么吸引我,

  我的乡村

  就在各镇积极探索之际,众网友也掀起了一轮讨论热潮:

  “独来独网”:各镇可结合农副产品统筹规划,譬如3月看桃花,4月培育大棚草莓。等草莓季节过了,还有大棚绿色蔬菜,让游客来玩现实版的开心农场。 

  永康大地旅行社总经理赵刚:开发乡村游关键点是独有特色。如今,在各地,民宿游日渐升温,各村可否结合“小而美”的模式来推乡村游,推出民宿短租。

  “麦子”:亲子游应是赏花游的主力,建议主办方能多提供统一调配通往景区的交通工具,方便孩童出游。最好还能配套上儿童娱乐设施、露天影院等。

  “没有眉毛的猪”:在展示一幅“百花齐放、百花争艳”赏花图的同时,我市应重点打造几朵“花魁”,放大“赏花经济”的效益。我认为,我市最有可能打造成品牌的有“四朵花”:一是十里葡萄长廊,可以在长廊周围种上紫藤花,将整个长廊打造为爱情告白、户外婚礼的胜地。二是唐先石湖口油菜花,继续完善梯田造型和相关配套措施。三是西溪湿地,可以种上薰衣草,提供自行车郊游,还可以打造植物园。四是南溪湾公园,最好有大片的红、黄、蓝、紫等颜色各异的花海,并辅以茶楼、氧吧等,打造市区休憩胜地。

  □记者 田妙联 林群心

  七嘴八舌

  沸点

  油菜花节给唐先镇带来的效益显而易见,但花开花谢终有时。由于花期短,随着花儿凋谢,人也散了。那么,“赏花经济”该如何真正地为各镇“锦山添花”呢?在我市,石柱、前仓等镇结合自身特色已抢先“答题”。

  早在2013年,石柱镇前郎村就举办了我市首届荷花节。百亩荷花怒放时确实吸引了大量游客。“但只是以花为卖点,显然吸引力不足。”该村党支部副书记郎妙威说,“花期就1个月,只有变成四季游,才能真正拉动经济增长。”

  为此,近几年,前郎村以百亩荷花为点,并与古树精品园、祠堂为中心的明清古建筑群连线形成景区带,筹建起南山木语生态休闲度假区,打造“风情小镇”。

  如今,“风情小镇”已初具雏形,400多棵榆树、黄檀等百年古树郁郁葱葱,形态各异,傲立山谷。春夏之交看新芽,金秋时节看落叶,美景交替,美不胜收。

  游客在生态氧吧里享受洗肺之旅后,还可到依山而建的小木屋中休憩就餐。“游客倘若只是过客,很难‘富民强村’,唯有为他们提供吃住玩一条龙服务,想方设法将他们留下,才有效益。”郎妙威说,目前已有10多座小木屋可入住,两年内将达到200座。

  升温

  前仓镇也在谋变,以求将“赏花经济”不断升温,直冲沸点。前仓镇拥有舜耕文化气息深厚的历山、生态林业园区盘龙谷、“小九寨”虎踞峡、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后吴村等。摆在他们面前的问题是如何将这些资源整合成一条特色乡村游路线,吸引更多本地及周边城市游客前来旅游,并带动舜芋、提子等特色农副产品销售。

  大陈村主动开始破题,目前,除了30多亩的湿地生态观光园外,该村在建的还有以“梅兰竹菊”命名的4个主题公园,并建有一条长约700米的生态绿道,主动对接附近的盘龙谷和虎踞峡两大旅游景点。绿道边,种植了1000多株樱花。

  不过更令人期待的是该村正在着力开发的民宿旅游业,以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致富。“现已有10户农户着手改造仿清民宿,将有100多个房间,200个床位可提供住宿。5月底前,第一期50多间民宿将投入使用。”前仓镇旅游办主任周帅说,该镇将“一山一谷一峡一村”等景点串成一条两日游的乡村游线路,将爬山观光与劳耕体验、邂逅古祠等相结合,而吃住就在大陈村,以助力以餐饮、住宿、购物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成为该镇经济增长新跳板。

  事实上,唐先镇也大有作为。徐鹏说,唐先的赏花经济不会“昙花一现”,他们也有荷花等不同季节的花,并着手与五指岩、石苍岩、九泄潭、岩渡里、九狮沟等风景区连线,深度开发“赏花经济”。还有,西溪镇也不甘示弱,柏西村播种了千亩向日葵。

  景点串联发展打造两日特色游路线

  变一季花为四季景拉动乡土经济

  这两年,我市各镇齐声唱起“四季歌”,此起彼伏的歌声不禁引人深思。我市山水独具魅力,人文积淀深厚,确实具备了打造特色文化旅游小镇的良好基础和条件。不过,目前,各镇多以特色观赏花卉为主题来造节开发镇村游,容易造成一哄而上的局面。所以,越是百花争鸣的时候,越要结合实际特色,相应地植入乡村、历史、民俗、生态等文化基因,将文化与旅游融合,以文化支撑赏花游产业发展,才能让赏花游成为代表镇村形象、提升品质、丰富内涵的重要载体。

  如方岩镇可以打造以旅游观光、朝拜祈福、抗战文化为特色的旅游风情小镇;西溪镇可以打造以影视拍摄、体验旅游为特色的影视风情小镇;芝英镇可以打造祠堂、五金工艺、美食为特色的旅游文化小镇;唐先镇可以打造以采摘、节庆、摄影为特色的镇村旅游小镇;舟山镇可以打造以方山柿为特色的水果养生文化小镇,等等。不仅如此,还有深深根植在城区的四方集团,其老厂区也可以打造以影视、文创为特色的四方小镇;园周村可以打造以新农村建设为特色的美丽小镇。总言之,找准主题,才能差异发展,实现永续经营。

  而后吴、前郎、大陈等可以深挖“赏花经济”,陆续推出民宿的特色村,在深度开发时,更应彰显地域特色。结合我市的生态资源、民俗文化、产业特色和市场需求,发展“一镇一特”“一村一品”“一户一景”不同类型村居的民宿,凸显民宿的地域特色,增强市场竞争力。比如,结合古建筑村落、自然生态村落、民俗风情村落的保护与开发,可发展村落特色民宿;结合中药材、食用菌等区域产业特色,可重点发展以养生游、保健休闲等为特色的民宿;依托茶叶、水果等果蔬产业,利用美丽宜人的田园风光,可重点发展以农业观光、采摘体验、休闲度假为特色的民宿;利用胡公、陈亮、朱熹等名人故里,可发展文化特色民宿,等等。

  待民宿建好了之后,“赏花经济”形成的另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就是要为游客提供规范管理服务。各特色村可结合农民素质培训工程,引导经营业主转变发展理念,加强风情民俗、烹饪技术、接待服务、经营管理等培训,提高民宿从业人员个人素质、服务质量。

  饮食必须进行全面、精心的安排,开发出具有当地浓郁特色的地方菜系,使用当地有机、绿色的食品原料进行独到的制作,让客人把当地的特色和味道带回家。这样不仅能增加客人的“回头率”,也能促进当地农民的农副产品、土特产销售的增长,从而真正达到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旅游业发展的目的。


永康日报 财富资讯 06 “赏花经济”如何才能持久绽放 2015-04-18 永康日报062015-04-1800020;永康日报062015-04-1800010;永康日报062015-04-1800002;永康日报062015-04-1800024;永康日报062015-04-1800003;永康日报062015-04-1800019;永康日报062015-04-1800029;永康日报062015-04-1800030;永康日报062015-04-1800022;永康日报062015-04-1800011;永康日报062015-04-1800031;永康日报062015-04-1800028;永康日报062015-04-1800008;永康日报062015-04-1800026;永康日报062015-04-1800013;永康日报062015-04-1800014;永康日报062015-04-1800012;永康日报062015-04-1800021;永康日报062015-04-1800015 2 2015年04月18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