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个重点项目
近55亿投资
撬动由镇向城转型蜕变
古山,
小城市试点
迸发大能量
![]() |
□记者 楼蕲 通讯员 蒋贤良 |
![]() |
![]() |
![]() |
![]() |
顶层推动
产城融合发展
一年来,古山镇先后实行强镇扩权、综合执法、行政审批、一级财政体制、投融资体制、户籍制度、廉政机构、部门派驻机构等八项制度改革,自上而下制度创新;设立行政审批服务中心、人力社保服务中心、土地储备中心、应急维稳中心、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五大公共服务平台的古山(分)中心和廉政监察机构,210项事权下放。这为古山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为古山小城市培育工作明确了路径,指明了方向。
古山镇党政“一班人”认为,“只要栽下梧桐树,就会引来金凤凰”。为此,他们从顶层设计着手,投资1500万元全面进行城镇总体规划、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3个总规修编,准确定位城市建设、空间布局、功能配套等小城市构架要素。
产业是小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支撑。古山镇从引导传统五金产业提升为切入点,积极培育新兴产业,推动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新工艺在传统产业领域的应用,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五金、先进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发展,加快形成产前、产中、产后联合制造为特征的现代产业集群。
产城融合发展是现代小城市建设的基准定位。古山镇在坚持园区建设与人居环境建设同步发展的基础上,统筹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强调工业、商贸、居住、交通、生活配套设施的协调发展,实现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良性互动。
节约集约发展是生态新城的重要标志。古山小城市建设充分利用了当前五水共治、节能减排的倒逼机制,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谐型产业,努力走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在小城市培育过程中,古山镇党委政府发挥统筹规划和政策引导作用,履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创造产业发展环境等政府职能;企业发挥主体作用,一般产业项目由企业根据市场自主决策,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引进战略合作者,较好实现了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的有机结合。
古山小城市建设总投资近55亿元,从工业经济到农业农村,项目涉及7大类73个重点。以主城区10.91平方公里立面改造为起点,先后投资近3亿元强力推进入城口、东永一线、方岩大道、经纬路等城市道路提升工程,投资近1亿元实施华溪、乌江溪主要河道整治改造,投资7.8亿元启动世雅下村五金市场等11个村级专业市场提能升级,投资5.5亿元筹建商贸综合体、农贸市场、菜市场,逐步形成总量规模大、创新能力强、内部结构优、质量效益高、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小城市体系。
古山镇在抓小城市建设项目中首重民生工程,投资2000万元完成镇文化中心建设与装修,投资1200多万元完成世雅小学4个学校教学楼建设,投资3900多万元启动古山生态陵园工程,龙鸣山等4个公园开工修建;对老世方线、古金路等15条主道路进行设计,以石四线、古龙大道、环镇北路为重点展开“三纵三横两环”路网建设;21个村新建居家养老照料中心、7个村新建文化礼堂,22个村启动垃圾减量化处理,18个村实施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华溪、乌江溪沿线12个村进行污水管网和生态式污水净化池建设,村村铺开清障和卫生秩序大整治。古山四村的村支书胡高印说:“我们村的污水管网是民国时期建成的,现在赶上好时候可以重新规划建设,老百姓心头这个多年的疙瘩也终于可以解开了。”
古山三村的村支书胡济深自豪地说:“在不久的将来,我们村民也可以住进和城里一样的现代化公寓,而且还更宽敞,环境也更优美,居住条件会变得更好。这是小城市建设给我们老百姓带来的福利啊。”古山三村以立改套安置方式实施农房改造项目,总投资16亿元,将建设一个可容纳1600余户,可居住5100余人的全新居民聚居区——文昌花苑。项目建成后,村民生活水平可大大提升,原有老房回收后将筹建商贸综合体,可发展成商业经济圈,其中多余的套房出售后还可进一步提升城市人口集聚规模和生活水平,村集体经济每年可增收700多万元。
项目驱动,城乡一体建设
古山小城市培育试点已悄然过了一周年。这一年来,古山镇党委政府齐心协力,以创新的思路和举措推进新型城镇化,注重城乡联动、民生为先、产城融合和制度创新,迈出由“镇”向“城”转变的坚定步伐,为我市撬动城乡建设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本版图片均为效果图
高端迈进
打造五金新城
古山小城市建设以产业集聚、企业集群、资源集约为发展方向,以“优势主业集中、主导产品突出、核心技术凸显”为目标。该镇目前共有工商登记企业2735家,规上企业75家,上市公司1家,集团公司20家,2014年GDP产值54.6亿,占全市比重12.1%,工业产值174.5亿(其中杯业产值54.5亿元,占32%;电器器具产值39亿元,占23%;车业产值26亿元,占15%),财政总收入5.1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1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9500元。全镇五金产品5000多种,杯业专业市场占比56%,创省级名牌产品9个、著名商标10个,2家企业参与不锈钢器皿国标制定,1家企业参与防盗门国标制定,有车业、门业、杯业、电动工具、电器器具、休闲器具、技术装备、金属材料等八个五金支柱产业,具备较为齐全的产品种类和多元化、多层次的销售网络。
当前,古山镇计划投资6亿元开发占地2平方公里的高新科技产业园,集研发、信息、电商、展示等功能于一体,以绿色、智能和可持续为特征,以信息技术和新能源革命为主导,打造新型材料、绿色制造、智能制造等技术为主的古山工业经济发展新引擎。
对于古山来说,小城市培育试点是一个全新的起点,在如何统筹城乡同步发展、探索智能城市管理、实现区域一体化经营等多个领域,都将划出一道有力的轨迹,它将为我市撬动新型城乡发展模式提供可圈可点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