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4版:特别报道

文章导航

建机制 优服务 保民生

市场监管局成立一周年,交出一份漂亮的成绩单

一周年成绩单晒一晒

  □记者 施娟 李凌灏    

  去年今天,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正式挂牌成立。“履新”意味着肩负起更多的责任。

  一年来,市场监管局始终坚持“为经济发展多服务,让百姓生活更放心”的工作理念,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成功创建“省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市”;积极开展专项整治保卫全市食品药品安全;积极优化服务,推行“二改二推一放宽”制度;推动品牌建设工作成果丰硕;民企科技金融“双对接”成绩突出,全省领先,被荣记集体三等功……

  融合职能成立新局,凸显“1+1>2”效应

  这一年,合二为一的市场监管局加快职能整合、队伍融合,充分发挥机构整合“1加1大于2”的部门优势,传承原工商局、食药监局两大部门的优良传统,整合职能部门优势,以崭新的姿态投入到民生保障第一线,惠企利民,将民生重点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来抓,积极开创新的工作格局。

  该局利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利时机,开展“守规矩”教育,制订制度,签订责任书,构建“定岗、定位、定责、定人”的责任体系;聘请116名行风监督员,实施不定期暗访监督;崇尚“家”文化教育、开辟“领导讲坛”……把工作寓活动之中,用活动助推工作。

  此外,市场监管局还结合“从严管理落实年”活动,落实“五项举措”,“严”字当头,做足“再”字文章,简单来说就是,组织建设再重视,切实提高系统战斗力;效能建设再加强,坚定不移改进队伍作风;廉政建设再强化,全面提高干部免疫力;制度建设再完善,不断构建长效管理机制;重点工作再推进,全力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突出抓“示范街”创建,推行“透明厨房”,成功创建“省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市”。

  

  >>商标品牌建设取得新进展,全市拥有注册商标27600余只,位列全国商标百强县第20位。

  

  >>荣获省20个“双对接”先行先试市。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列为民企“双对接”工程十大样本之首,市长金政在全省民企大会上作典型发言。民企科技金融“双对接”成绩突出,全省领先,被荣记集体三等功。

  

  >>将原有46项行政审批事项,梳理规整削减65%;推行“二改二推一放宽”制度。

  

  >>“个转企”目标任务在金华率先全面完成。

  

  >>创建放心市场,打造百姓菜篮子工程。完成创建省放心市场2家,农贸市场改造提升5家。

  

  >>“药品安全示范市”创建回头看,确保百姓用药安全。开展“正本清源”等9次专项整治,一年来,查处无证医疗器械经营企业11家。

  

  >>开展食品安全百日整治、小餐饮专项整治、农贸市场“清源”行动等专项整治19次,检查餐饮店3577家,中小学校幼托机构食堂335家,企事业单位食堂493家,食品生产企业37家,家庭食品加工小作坊245家,食品流通经营企业6797家,农贸市场32家,食品抽样检测1068批次,查处各类食品安全案件216件。餐饮行业持证率从机构整合前的38%提升到现在的80%以上。

  

  >>调处消费者举报投诉1982件,处理群体投诉2起,为消费者挽回直接经济损失216.79万元。

  依法履行职责护民生,筑牢食品安全防火墙

  这一年,市场监督管理局以创建省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市为契机,突出抓好“示范街”创建,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形成以胜利街、高镇街、紫微路三条示范街为中心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群。全市餐饮行业食品安全水平显著提高。

  “食品安全百日整治”“小餐饮专项整治行动”“食品安全春安行动”、肉品和水产品安全专项整治“百日会战”等活动环环紧扣,加强了对食品药品安全隐患的排查和分析,消除监管盲区,把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使得我市餐饮行业持证率从机构整合前的38%提升到80%以上。该局还积极推动全市16个镇街区均成立食安委,设立食安办,村(社区)均落实市场监管协管员制度。全市共聘用744名协管员(信息员),构建了“横到边、纵到底”的三级监管网格。

  同时,该局还大力开展“药品安全示范市”创建回头看活动,落实新版GSP零售药店认证,先后开展了“四品一械”质量安全、中药材中药饮片“正本清源”等多次专项整治,约谈34家药店经营企业负责人,查处无证医疗器械经营企业11家。

  此外,我市还出台了《永康市农贸市场长效管理实施意见》,落实责任追究和市场退出机制,采取奖励补贴、表彰激励,探索市场举办权与管理权相分离管理模式,提升农贸市场总体水平。目前,我市已有26家农贸市场完成改造提升,其中9家获“省文明示范农贸市场”称号,2家获“省放心农贸市场”称号。

  这一年,市场监管局积极削减行政审批事项,多项改革措施激发市场活力。同时,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坚持实施柔性监管、阳光执法,使市场竞争更加公平有序,撬动了我市经济发展的杠杆。

  这一年,该局加大商事改革力度。将原有46项行政审批事项,梳理规整为16项,削减65%,取消8类表格申请和6项资料提供,审批提速最高达500%,同时出台《永康市放宽企业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条件的实施细则》,放宽住所登记条件,并推行“二改二推一放宽”政策。截至3月底,我市在册经济户口总量、注册资金分别同比增长24.67%、10.51%。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关于在全市民营企业深入开展对接现代技术现代金融工作的意见》,构建了政府主导、市场监管局牵头、部门联动的双对接工作机制,荣获省“双对接”先行先试市称号。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列为民企“双对接”工程十大样本之首。同时,市场监管局制订了“双对接”三年计划,多次组织行业龙头企业与科研院所进行科技对接,民企科技金融“双对接”成绩突出,全省领先,被记集体三等功。

  “个转企”、品牌建设等方面工作也同样表现突出。“个转企”目标任务在金华率先全面完成;新建西城品牌指导站、芝英品牌指导站、古山品牌指导站,提供商标全程跟踪服务。全年新认定驰名商标1只、省著名商标7只、省知名商号4只、金华市著名商标8只。目前,我市拥有注册商标27600余只,位列全国商标百强县第20位。

  今年年初,市场监管局启动了“走企访户进万家”服务活动,为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送政策,探需求,解难题,一季度走访企业2800多家,征集意见建设1300多条,指导帮助解决品牌建设、年报工作等问题247项,扶持民营经济“加速跑”。

  优服务畅渠道严改革,大力服务经济发展

  各领域全面发力,开创市场监管新局面

  2015年,市场监管局依然自我加压,认真践行着每一项工作计划:着力加强窗口服务能力建设,为市民提供便捷、高效、人性化的服务;进一步优化“政府主导、市场监管局牵头、部门联动”的“双对接”机制,开展“点对点”走访交流,切实为企业提供指导和帮助;启动省级商标品牌战略示范市创建,力争年内取得中国驰名商标1只,省知名商号3只,省著名商标4只;探索消费维权机制,强化消费维权服务站和绿色通道建设,延伸维权网络;继续做好“无传销市”创建等工作。

  同时,市场监管局还将继续规范食品生产经营,推广“透明厨房”“阳光食堂”建设,全面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建成省内一流、区域领先的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加强食品抽检力度,启动餐桌安全治理三年行动。另外,该局还将进一步规范药械经营,采取视频检查和飞行检查方式,整治执业药师擅自离职离岗和处方药未凭处方销售两大常见风险点,落实196家药企、400多家医疗单位监管常态化。


永康日报 特别报道 04 建机制 优服务 保民生 2015-04-16 永康日报042015-04-1600009;永康日报042015-04-1600010;永康日报042015-04-1600006;永康日报042015-04-1600008;永康日报042015-04-1600016;永康日报042015-04-1600017;永康日报042015-04-1600005;永康日报042015-04-1600011;永康日报042015-04-1600012;永康日报042015-04-1600020;永康日报042015-04-1600021;永康日报042015-04-1600024;永康日报042015-04-1600026;永康日报042015-04-1600013;永康日报042015-04-1600022 2 2015年04月16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