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商逐鹿“一带一路”大市场
一季度出口沿线国家预计超20亿元
对沿线国家中欧盟出口13亿
日用品、机电产品发展空间巨大
□记者 王导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以下简称“方案”)。自此,“一带一路”具体方案细则终于落地,浙江就是“一带一路”行动指南上最终圈定18个重点省之一。而作为浙江独具特色的五金产业集聚区,我市五金工业又将从中获得哪些机会?
对沿线国家中欧盟出口13亿
“一带一路”概念提出已一年有余。方案的出台,预示着这个牵动大半个中国经济的战略蓝图终于进入了实操阶段,我市五金工业无疑将从中获得巨大的机会。
不过,事实上,我市企业早已在“一带一路”上走得很远。记者从金华海关永康办事处了解到,仅今年1到2月,我市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达16.6亿元,同比增长23.2%,占同期我市出口总值的36.1%。其中,对欧盟出口最大,达到13亿元。业内估计,一季度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有望超过20亿元。
日用品、机电产品发展空间巨大
“‘一带一路’概念落地后,我们不仅能走得更远,还能走得更快更踏实。”浙江卡罗特工贸总经理章国栋刚从欧洲回来,他说,在许多欧洲国家,“一带一路”也成为了当地的热词,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一带一路”的相关新闻甚至上了当地报纸头条,被人们所津津乐道。
在欧洲的见闻,让章国栋对“一带一路”的市场充满向往。“随着‘一带一路’的推进,无疑将带动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届时,我们走中高端路线的新品锅具将会更有市场潜力和利润空间。”章国栋说。
不只是锅具等日用品将会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市场宠儿,与建设领域息息相关的机电产品也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记者从方案上了解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将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
“中亚、中东甚至东欧的许多国家,基础建设方面还比较薄弱。‘一带一路’推进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当地的铁路等基础建设问题。而只要搞建设,就会需要各种各样的工具和装备。这或将是未来较长时间内的着重拉动力。”浙江顶诚工贸董事长丁爱华已经开始摩拳擦掌。
转型升级布局沿线市场
事实上,我市已经有不少企业开始布局“一带一路”沿线市场。最近几天,位于城西新区的一家压铸锅生产企业里经常能看到一些老外进进出出。该企业负责人汪先生笑脸盈盈地做着“导游”,为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讲解产品理念。
“他们是伊朗客商,是我的重点客户。”汪先生透露,去年,他把外贸出口重点拓展方向转到了中亚、中东市场。为此,他还特意去伊朗等国家转了一个多星期,考察当地的市场。最近的这几批客商,都是他千里迢迢请回来的。回来后,汪先生开始着手研究设计针对伊朗等中亚市场的产品。
记者了解到,“一带一路”沿线共有53个国家、94个城市,除伊朗等中亚国家外,印度尼西亚、印度、阿尔及利亚、埃及、土耳其等沿线国家正成为我市企业市场拓展的新对象。
市威盛工贸有限公司老总施红玉把目光投向了正在兴起的东南亚市场。事实上,东南亚地区正是“一带一路”中“海上丝绸之路”的第一站。施红玉相信,东南亚地区将是“一带一路”中最早收益且最具潜力的市场之一。
今年,施红玉已做好准备在去年基础上,再投入近百万元继续完善精益生产,降低成本,并把电刨产品系列进行了整合精简,套用出口欧洲产品的标准,以便在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形成质优价廉的竞争优势。
企业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得到了市商务局的重视。记者从商务局了解到,去年我市国际市场重点拓展计划14个国际展会中,就有7个是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而今年的重点拓展计划或将在去年的基础上,增加印度、土耳其、阿尔及利亚等国家的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