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高强
创作“蚌壳画”
![]() |
胡高强展示“蚌壳画” |
经济开发区夏溪村村民胡高强有着一门“乌鸡变凤凰”的手艺。他将一些别人丢弃的蚌壳捡回家,洗净晒干后,在上面画画。约一个小时,原本不起眼的蚌壳上就变成了一幅富有诗情画意的美丽图画。
近日,胡高强向记者展示了他的作品。“蚌壳画”栩栩如生,山水画云雾缭绕,亭阁错落,犹如仙境;风景画小桥流水,空旷静谧,堪比桃源;人物画则有达摩传经、罗汉舞棍,活灵活现。
偶然调颜料 与“蚌壳画”结缘
依蚌而画 立体感十足
□记者 周灵芝
偶然调颜料 与“蚌壳画”结缘
胡高强的家位于经济开发区文溪路,道路两旁商铺林立,商业味十足。不过,一走进他的居室,只见墙上挂着中国画,桌上摆着“蚌壳画”,再加上中式家具的烘托,感觉窗外的喧闹声瞬间小了不少。
远看这些“蚌壳画”,很有意境,山水空蒙、亭台掩映;近看也很有国画的水准,用笔粗犷、不拘一格。
胡高强今年50岁,小学毕业后就在家务农了。为了谋生,他学医给人镶牙。同时,他酷爱书画和文物,平时一有空,就拿出纸墨练习书画,外出时,会捡一些文物回家,路上看到一些大蚌壳,也会顺手捡回家收藏。
2006年的一天,他闲来无事,又在画山水。在调颜料的时候,顺手拿起了放在旁边的一个蚌壳当调色板。
“我觉得颜料涂在蚌壳上,挺好看的,就试着在上面画了起来。”胡高强说,虽然有了想法,可实施起来并不容易。蚌壳的内侧如珍珠般光滑,真要给它着色却非易事。颜料淡了画不上,浓了容易浑浊掉色。
依蚌而画 立体感十足
“下笔也与在宣纸上画画完全不同,要很轻,重了,笔画就糊了。”胡高强说,由于蚌壳比较小,画笔要特别细小,画时要特别小心翼翼,有时因肉眼看不清,还得拿着放大镜画。光琢磨调色,就用了很长时间。好在即使画得不好,蚌壳洗干净后还可以重画。
画“蚌壳画”时,胡高强一手拿着画笔,一手托着蚌壳,神情专注。因为颜料在蚌壳上干得慢,他不得不画画停停,完全画好一幅“蚌壳画”,需要四五天时间。
蚌壳不像宣纸,它的内侧是凹凸不平的,胡高强便顺着蚌壳的形态画画,凹下去的地方画条山沟,凸出来的画个小岛。因此,他的“蚌壳画”立体感很强。
“刚开始,以画山水为主,去年一名朋友给我送来了一本《范新林人物画表》,我照着上面的图案画起了人物。”胡高强表示,“蚌壳画”画好之后,保存不到一年时间,蚌壳就裂开了。有时不小心滴上水,整张画就糊了。时间长了,其他没碎没糊的“蚌壳画”,也会发黄。
“我想了很多办法,琢磨了很长时间,最后用光漆喷面,才解决了这两大难题。”胡高强说。
“蚌壳画”好看 朋友们“明抢暗拿”
胡高强选用的蚌壳个头都很大,一般大小都在长30厘米、宽18厘米左右,这些蚌壳都是他在村庄周围的池塘里捡回来的。
“先把蚌壳阴干,然后再在蚌壳的外侧喷上一层光漆。等油漆干了之后,在内侧作画,画好之后,再在表面喷上光漆,这样河蚌就与外界隔离开了,不会开裂,也不褪色。”胡高强说。
因为“蚌壳画”实在好看,朋友们“明抢暗拿”。截至目前,他已先后被人拿走了八九幅。为此,他把满意的作品都藏进了卧室。
“还有人问我买,我舍不得卖,一幅画就要画四五天,那可都是我的心血呢。现在还有借去展览的,这个我倒是愿意,好东西也得让大家都看看。”胡高强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