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报姐妹花”体验“骡帮”苦中作乐的生活
唱着山歌赶着骡上山送瓦
![]() |
![]() |
![]() |
![]() |
![]() |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早春的一个清晨,在石柱镇石柱村的飞鹅山上,几头骡子驮着一筐筐的琉璃瓦,在一名中年男子的带领下,排着队晃晃悠悠地往山上走去。
在这个满山开着野花的时节,迎着暖阳,当一回骡子驮运队队员,未尝也不是一种享受。3月25日,“永报姐妹花”记者有幸参与体验了骡子驮运队队员的生活。
骡子驮着琉璃瓦拾阶上山
□记者 章芳敏 周灵芝
■记者手记
有一种平凡
让人们肃然起敬
在巍峨的高山上,有这么一支特殊的运输队——骡子驮运队。骡子驮运队的成员很简单,只有一名负责人、两名工人和六头骡子。他们从事的职业虽然平凡,可他们做出的贡献却是非凡的。在远距离运输中,它们廉价而高效,赢得了人们的广泛好评。
试想一下,两个人扛一块50公斤的条石到300多米的山上,会不会累得气喘吁吁?会不会扛了两三趟就肩膀痛得吃不消?然而,一头骡子一趟就能扛下50多公斤的条石上山,而且来回一趟还不用40分钟。
骡子一天工作10多个小时,扛重物消耗的体力也不少,而且,骡子一日三餐吃的是粗粮,一天的伙食还不到50元。
除了骡子让人油然而生敬意外,那些骡子驮运队的管理者也是令人钦佩的。他们背井离乡,过着单调的生活,从事着平凡的工作,却为我市的建设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每当想到那些在运输中受伤或牺牲的骡子,我的内心一阵酸痛。听说骡子是站着睡觉的,即使受伤,它们也不会躺下。
它们的这种品性以及骡子运输队管理者吃苦耐劳的精神,让人不禁肃然起敬。
记者体验装琉璃瓦
骡子独自上山
体验之一
四处奔波找活干
一提起“四处奔波”,我们或许会联想到戏班子。可是,从事骡子驮运这份工作的一大特点也是“四处奔波”,经常要转场,哪里有活干就要带骡子驮运队到哪里。
骡子运输队负责人叫罗英文,今年50岁,来自重庆市。2012年,他看好我市市场前景,独自带着6头骡子来到了我市。近两年,他的生意越做越好,还雇用了两名工人。
来到我市后,罗英文就在前仓镇设置了一个骡子安置点。每逢春节,他回老家去,就雇佣当地的一位村民代为照看骡子。来年回永后,他去哪干活就把骡子带到哪里,从此过上了四处奔波的生活。
“昨天,我们还在唐先镇白莲塘村运石块修路。今天,石柱这里修寺庙要运琉璃瓦,我们6时多就赶过来了。”罗英文说。
看到罗英文和两名工人正忙着装瓦片,我们就一起上前帮忙。
我们拿起瓦片递给罗英文,由他装到筐里。每头骡子装好50片瓦片后,就排好队,往山上的寺庙走去。
200多步台阶,骡子似乎很轻松地用了10分钟就到达了目的地。更值得一提的是,有了第一次的引路后,聪明的骡子就记住了路线。第二趟运输时,装满筐子,等到有两三个同伴,它们就乖乖地驮着瓦片往山上走去。
上山途中,罗英文告诉我们,虽然骡子力气大,驮东西看起来很轻松。但是,骡子也会因为踩空坠落山崖。2013年夏天,罗英文在台州运输电信基站石块时,半个月内就有两头骡子摔下山崖。
当时,罗英文的心情非常沉重。“骡子和我一起生活了五六年,我已经把它当作家人看待了。看到他们惨死的那一幕,我很难受。”回忆起先前的那段往事,罗英文至今难以释怀。从那以后,他就更加悉心照料这些骡子。每次上山运东西前,他都要先去探探路况再让骡子上山。这样就降低了骡子坠崖的风险。
体验之二
骡子运输成本低
罗英文介绍,骡子主要用于移动、联通等部门建机站运送砂石料。此外,在山上建设其他建筑物也会用骡子运输施工材料。随着人工费逐年增加,高山上、远距离运输的时候,骡子运输的优势就很明显了。
那么,骡子运费又是如何计算的呢?他说,一般按路程计算,200米以内,每吨80元;500米以内,每吨200元;1000米以内,每吨600元,以此类推。这样平均下来,一头骡子一天能赚300-400元。
“骡子运的都是重物,一天最多运五六个小时吧?”我们好奇地问道。罗英文摇摇头说:“通常情况下,它要运11个小时。如果工作忙,它运输的时间还可以更长。”
罗英文还介绍,骡子以玉米、番薯藤等饲料为食物,一日通常吃三餐,工作时候会给他们加点心、喂些水。现在,玉米每斤1.4元,即使每天吃60多斤,也不到100元钱。此外,一头骡子价格在3万元左右,骡子的寿命有30年,至少能工作10年。如此算来,一头骡子带来的收益是很可观的。
可是,做生意总是有亏有赚。“像今天运瓦片,我们用了5头骡马,上午运了8趟,下午还要运6趟,但我们只收了1000元。”罗英文笑道。
体验之三
唱着山歌伴骡走
在工地不远处,有一只骡子被拴在树上。我们仔细一看,原来它的脚受伤了。它低着头,四处张望,看起来孤零零的。罗英文说:“这只骡子已经休养半年多了。它是在一次驮运条石中受伤的。”
去年秋天,这只叫“当当“的骡子和同伴一起在前仓镇的一座山上运送修建坟墓的条石。因为山路崎岖,当当在运输途中不幸摔倒在地上。虽然没有生命危险,可是,所谓伤筋动骨100天,从那以后就不能再和同伴们一起工作了。于是,罗英文就更加呵护它,去哪都不忘带上它。
如今,半年多过去了,当当也恢复得不错。可是,考虑到运的东西至少也有百来斤,罗英文就让它再休养一阵子。罗英文说:“骡子其实很有灵性。我独自在外闯荡,它们是我从老家带过来的,就像家人一样陪伴着我。有了它们,我的生活才会变得多姿多彩。”
有时候, 骡子运输货物要到高山上,由于路途远,罗英文就会带点吃的,在山上解决午饭。“骡帮”生活艰苦,吃住在野外,一年到头都在外面跑,只有过年才回家。“虽然苦了点,但有苦更有乐,这些年带着骡子走南闯北,也见了不少世面。”罗英文说。
那么,单调的“马帮”生活如何才能苦中作乐呢?罗英文说,运输途中,他们会唱山歌自娱自乐。外出这几年,他学会了不少山歌,而且唱得越来越棒了。“那就唱一首给我们听听啊。”我们提议说。他随即清了清嗓子,唱起了山歌。“太阳出来罗儿,喜洋洋哦……”悦耳的《太阳出来喜洋洋》的歌声在巍峨的群山中回荡。
“骡子是世界上最老实的动物,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情,不管背上扛的东西有多重,它们都会一直向前;不管是淌过膝盖深的溪水,还是攀登陡峭的山路,它们都会无所畏惧……”罗英文手指着不远处半山腰上已经立起来的铁塔告诉我们,“这些塔材、钢筋和水泥也都是我们以前送上去的。”
既服务到人
更服务到心
YBJM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