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6版:文化印象

开餐馆标上本土印记 晚年痴迷中国书画

美籍永康老乡愿当文化交流“义工”

  □记者 陈智颖 施美园

  “我愿当一名‘义工’,尽自己绵薄之力,让中国书画艺术这一璀璨的民族瑰宝在美国遍地开花。”这是78岁美籍华人胡兴中老人的心里话。

  胡兴中生于1938年,祖籍永康市象珠镇山西村,是国民党元老、我市知名人士胡逸民先生的孙子。近些年,他为促进中美文化民间交流做了不少有益的事。 

  日前,胡兴中回永康探亲,记者采访了他。

  以永康地名命名餐馆, 老家来人以肉麦饼招待

  胡兴中精神矍铄,说话中气十足,一开口便是地道的永康话。记者惊讶地发现,他在海外数十年,永康话说得比我们这些80后、90后还正宗。

  1976年,胡兴中移居香港照顾祖父胡逸民,1986年应父母要求,全家人移民美国加州。胡兴中刚到美国并不一帆风顺。那时,他虽然取得了美国公民资格,但不精通英文。为了养家,他做过印刷工人,也当过厨师。凭着永康人吃苦耐劳的精神,他先后在加州开了4家餐馆。

  “身在海外,心系故园。”胡兴中说,他时刻记挂着家乡,就连他开的餐厅全部都以永康地名命名。他的第一家餐厅是从美国人手里买过来的,用的是英文名,但是他总觉得还是中文名看着舒服。所以,他从第二家餐厅开始,全部改用中文名:“新永康海鲜酒家”“丽州海鲜酒家”“五峰海鲜酒家”,这些取名来自永康的餐馆陆续出现在美国旧金山的街头。

  每逢遇到来自永康的老乡到餐厅用餐,胡兴中还会特别做几个肉麦饼来招待客人。

  胡兴中还会热情帮助初来美国的中国人,不论有什么问题找到他,他都会尽心尽力帮忙解决。

  “反正我家里空闲房间多,只要有机会来旧金山,都可以住在我家。”胡兴中说,他非常好客,家里经常成为旅美中国人的旅馆。

  为永康书法家赴美展出牵线搭桥 

  10年前,胡兴中把产业交给儿子们打理。退休之后,胡兴中爱上了中国书画艺术。2008年,胡兴中参加旧金山书法大赛,获得了湾区一等奖。

  同一年,胡兴中加入了美洲亚洲艺术学会,从会员到理事再到董事,如今已成为该学会的核心人物。他找到了人生新目标:将中国的书画文化在旧金山发扬光大。

  现在,胡兴中不再是餐馆老板,而是美洲亚洲艺术学会董事、艺荷书画院副院长、世界胡氏通谱副主任、驻美国联络处主任、中国国际艺术网艺术顾问……所有的头衔都和文化艺术有关。

  退休后的胡兴中更忙碌了,他参加筹办一年一度的书画展览,编辑3年一刊的《国际艺术作品选集》,为宣传中国书画文化不遗余力。胡兴中说:“我们美洲亚洲艺术学会每年都会邀请3到5位中国内地的书画家参展,艺术学会编的《国际艺术作品选集》则收录更多内陆书画家的作品。”胡兴中还关注美国各种书画展,只要有机会,便想方设法引荐中国书画家去参展,或者将中国书画家的作品带到各种展会上。

  2009年11月,在胡兴中牵线下,“名书法家俞兴邦胡兴中师生书法联展”在美国旧金山国父纪念馆举行。我市农民书法家俞兴邦精心创作的40余幅书法作品展出,引起不小的轰动。

  那次展出,俞兴邦先生的艺术成果在加州获得同行的认可。亚洲艺术学院院长陈陀杰赞扬俞先生的书法作品功力深厚,无论是楷书、草书、行书、隶书、篆书,样样皆能,是一位难得的当代书法艺术家。同时,应当地书法爱好者的要求,美国亚洲艺术学会决定聘请俞兴邦为客座教授。

  很多朋友称胡兴中是“文化使者”,他却笑着说,只愿当一名“义工”,尽自己绵薄之力,让中国书画艺术这一璀璨的民族瑰宝在美国遍地开花。


永康日报 文化印象 06 美籍永康老乡愿当文化交流“义工” 2015-03-29 永康日报062015-03-2900020;永康日报062015-03-2900021;永康日报062015-03-2900013;永康日报062015-03-2900031;永康日报062015-03-2900032;永康日报062015-03-2900033;永康日报062015-03-2900014;永康日报062015-03-2900027 2 2015年03月29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