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11版:警界

先借电话骗取信任

再“借钱”逃之夭夭

  □通讯员 李洁

  

  近年来,有的骗子穿着光鲜亮丽、开着豪车,假冒香港富二代,谎称身上没有人民币,然后向路人借钱,类似的骗局屡见不鲜。近期,我市又出现了这样的骗子,唐先人小施中招了。

  

  先借电话骗取信任

  3月18日晚上9时,小施经过城区三中路路口时,一辆白色宝马轿车停在了她身边。驾驶员是一名长相清秀的男青年,他操着一口“港普”问小施:“移动公司怎么走?”

  那时,移动公司已经关门,小施告诉他别去了。对方很着急,自称张轩,香港人,车里后排座上还有一个人,说那是他的司机。他说,爸爸让秘书帮他安排了行程,但由于秘书一时粗心,没有准备好人民币,他又没带手机,想借小施的手机给家里打个电话。

  出差在外,总是会碰到一些紧急事情,而且对方也不像坏人。于是,小施就把手机借给了他。但小施的手机未开通国际漫游,无法拨打。

  这时,张轩说身上有一张电话卡,换了电话卡,小施的手机就能用了。换完卡后,张轩就用粤语开始打电话,大致内容是没带人民币,让妈妈汇钱给他。

  

  再“借钱”逃之夭夭

  打完电话,他又和小施商量,他的银行卡在大陆不能取现,他让妈妈把钱汇到小施的卡上。小施没多想,就把银行卡号给了张轩。过了一会儿,张轩接到电话,他妈妈说小施的银行卡没有开通国际转账业务,转不了。

  张轩提出,让小施先借4000元给他,第二天再还给小施。小施看他开豪车,不像骗子,加上又有通话记录,就拿出身上的1000元,又去附近ATM机取了3000元,一起给了张轩。

  张轩留下一个手机号码就离开了。第二天,张轩没有联系小施,小施打张轩的电话,发现打不通。小施怀疑被骗了,于是到江南派出所报案。

  “宝马车上没有牌照,名字和手机号都是假的。”负责办理此案的徐警官说,此类案件,骗子采用的骗术比较相似,都是利用群众的善良和信任骗取钱财。徐警官提醒各位市民朋友,如果遇到类似的情况,要第一时间报警。目前,该案仍在调查中。


永康日报 警界 11 先借电话骗取信任 2015-03-25 永康日报112015-03-2500002 2 2015年03月25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