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6版:文化印象

康乐民乐队每周六晚到店园村祠堂排练

戏迷在家门口欣赏婺剧经典曲目

  14日晚上,天下着雨,花街镇店园村老戏迷徐锡用吃过晚饭早早地来到村祠堂。吸引徐锡用的,是店园康乐民乐队每周六晚上6点的排演(如图)。

  从2012年起,不论寒冬酷暑,这支民乐队一周一场,准时演出。他们搭起板鼓,拿起曲笛,弹奏着一曲曲婺剧经典曲目,引得不少本村和附近村民前来观看。

  □记者 程高赢

  太阳花   大司巷幼儿园 李静奕(6岁)画

  每周六晚到村里排演

  老戏迷听得入迷

  婺剧、民乐爱好者

  

  “樊梨花,守寒江,统领三军,守边关保中原,时刻在心……”应乐洁唱一曲《守边关保中原》,台下二胡、扬琴、鼓、钹等随之演奏起来。

  这个曲目,队员们事先并没有合作过,当晚也是第一次演出,但一曲奏完,大家配合得非常好。

  徐锡用是康乐民乐队的忠实听众,他安静地坐在一旁听演唱。《我祖上本是簪缨之家》《姐妹易嫁心烦意乱》《想当年清明节西湖游春》……十几个曲目听下来,他听得入迷。

  许多村民和徐锡用一样,康乐民乐队的表演让他们每周都有个念想,一到周六晚就到祠堂欣赏民乐队的排演节目。

  从2012年开始,每周六晚6点,康乐民乐队的成员从四面八方会聚店园祠堂,演练新的剧谱,表演水平不断提高。

  队员陈高忠说,队员们都练得很勤奋,水平也不错。团队很有凝聚力,这是吸引他加入的原因。

  

  婺剧、民乐爱好者

  从7人增加到17人

  

  康乐民乐队成立于2001年初,由店园村和后麻塔村的7名村民组建。乐队成员都来自农村,受到的专业训练较少,以自娱自乐为主。

  2011年,由于成员的工作忙又比较分散,乐队曾濒临解散的危机。现任康乐民乐队队长陈作新不忍看到辛辛苦苦成立的乐队自行解散,毅然担起队长的职责。

  陈作新自掏腰包2万多元为乐队购置了音响、服装、乐器和一些道具,四处抄录婺剧曲谱供队员练习,三顾茅庐请来了村里的退休老师加入乐队。

  陈作新的良苦用心令人感动,乐队演出之后,很多婺剧的业余爱好者慕名而来,陆续加入,康乐民乐队的队伍不断壮大,现在乐队成员已增加到17人。

  主胡队员陈挺秀,在武义工作;主唱之一应乐洁在江南街道历山小学任教;队员陈晓阳在城区政府部门工作……每逢周六,他们总能出现在同一个地点,演练三个小时。

  陈作新透露,乐队成员大多是业余婺剧、器乐爱好者,有些还是从零开始的学员,大家都是因为对婺剧的兴趣聚集在一起。“加入乐队,能提高器乐演奏、演唱水平,通过这个平台相互交流学习。”陈作新说。

  

  只因“一个节奏的遗憾”得了个银奖

  

  康乐民乐队如今初具了规模和实力,已达到了准专业表演水平。陈高中、陈华军、陈伟纲是队里水平较高的三位,也是我市高水准的民间乐队——中月·五星民乐团成员。陈高中演奏徽胡,是整个乐队的重要角色;陈华军打鼓,节奏的转折、快慢靠他掌控;陈伟纲演奏唢呐和二胡。

  主唱之一应乐洁于2011年开始接触婺剧,之后一发不可收拾。“非常喜欢婺剧,经常去买婺剧的碟片或者对着电视自学自唱。”如今,应乐洁的演唱水平得到队员们的充分肯定,她想唱哪个曲目,大家都很愿意配合。

  2012年下半年,在我市第三届花头台音乐邀请赛上,康乐民乐队凭借精湛的表演斩获银奖,引起关注。

  “当时很可惜,弹错了一个节奏,不然可以冲金奖。”陈作新指着墙上的锦旗道。但“一个节奏的遗憾”也让乐队成员们意识到,水平的提升不在一朝一夕,而在于长期的勤学苦练。

  “乐队演出尤其看中整体的协奏感。”陈作新表示,简单的一个婺剧曲目选段,短一点的只有7分钟,但中间的吹拉弹唱,十几样乐器,分毫差错不得,考验的是每一个队员的基本功。

  接下来,康乐民乐队将寻找更多的表演平台和机会,开展公益演出,让更多的市民看到他们的精彩表演。


永康日报 文化印象 06 戏迷在家门口欣赏婺剧经典曲目 2015-03-22 永康日报062015-03-2200010;永康日报062015-03-2200011;永康日报062015-03-2200012;永康日报062015-03-2200004;永康日报062015-03-2200002;永康日报062015-03-2200003;永康日报062015-03-2200016 2 2015年03月22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