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母亲”的微笑与荣耀
![]() |
□本报特约评论员
王国荣
家乡的山山水水,是家乡人的命脉,也是家乡人的脸面。为了“母亲”的微笑与荣耀,每个家乡人,都要像呵护自己的身体那样,呵护每一条河流、每一座山林、每一棵树木。
君见否,鱼在流泪?自然,人眼是分辨不出鱼在水里流泪的样子的,唯鱼儿空悲切。江在流泪,君见否?自然也看不见!可是,依江而居数十载的退休干部章礼荣看见了——《永康江之眼泪》告诉我们,江在哭泣,“一只只令人讨厌的水怪,把原本清澈见底的江水搅臭了、搅黑了”(详见本报24日1版报道)。
“母亲河”被弄脏丑了,她怎么会不哭?见“母亲”这副模样,身为永康人的老章,心怎么会不痛?每一个受“母亲河”哺育的永康儿女,对“母亲河”遭受污染必然都会感到痛心。“母亲河”受污变丑,犹如我们自己的脸在变丑,说得重一点,这就是我们的“家丑”。
如今,依水而居,是一种福气。都市人都以有一套临水的江景房或湖景房、河景房为荣,这样的住宅肯定比一般住宅价格贵得多。永康境内有大小河流680条,总长约1120公里,水域面积15.04平方公里,这是天赐厚福。
我们没有理由让哺育了一代代永康人的“母亲河”,眼睁睁地成为垃圾河、黑臭河,尤其没有理由让“母亲河”哭泣。《永康江之眼泪》一文,其实与著名的“邀环保局长下河游泳”悬赏帖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果反向思考,我们是不是得感谢敢揭“家丑”的两位乡贤?“家丑”深深刺痛我们的心,痛定思痛,我们该怎么抹去永康江之泪?
报道说,20年前,老章就曾提笔写过《还我一个清洁家园》的文章,提出了铁腕治污的建议。如果“五水共治”能提早20年,那我们的许多小城现在恐怕都是“金山银山”了。只可惜,与全国很多地方一样,治污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漠视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浅显道理,甚至盲目开发建设,把子孙后代的资源都给透支了。
好在这次《永康江之眼泪》一文被市领导重视,市委书记徐华水认为这“增添了我们扎实推进以‘五水共治’为契机综合整治全市生态环境的信心和决心,更增加了我们坚决打赢‘五水共治’这场硬仗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正视“家丑”,才能消除“家丑”。况且,永康治水从去年甚至2009年就开始了。自去年以来,我市全面吹响“五水共治”号角,永康的水开始变清了,天开始变蓝了,市民对于美丽家园期盼的信心更足了。老章推动母亲河治理、动大手术的建议,也正契合了我市正在进行的治水步伐。
家乡的山山水水,是家乡人的命脉,也是家乡人的脸面。为了“母亲”的微笑与荣耀,每个家乡人,都要像呵护自己的身体那样,呵护每一条河流、每一座山林、每一棵树木。水、土、木是紧密相依的,生态平衡,是人类之幸,后代之福。今年“五水共治”工作主要目标既定,我们得打赢“五水共治”持久战,打好这场“母亲河”保卫战,让“母亲”重展笑容。也好让“老章们”每天都在江水的美妙乐曲声中沉入梦乡。